關乎習近平臉面?美媒爆中共重磅救市計劃出台內幕

2024年09月26日 17:52
國新辦新聞發布會
三大金融機構聯合新聞發布會現場。(圖片來源:REUTERS/Tingshu Wang)

希望之聲2024年9月25日】(記者賀景田綜合報導) 官方最新祭出的大規模刺激措施,引起外界關注。美媒今天據消息人士報導,中共三大金融監管機構周二舉行的聯合新聞發布會是在48小時前匆忙安排的。最近,中國經濟陷入困境,中共設定的5%GDP增長目標越來越難以實現,問題關乎的臉面,更是對中共社會治理的嚴峻挑戰。

48小時前匆忙安排

彭博社周三(9月25日)報導,周二,在北京舉行的一場罕見的高層新聞發布會上,中共央行行長潘功勝和其他高級金融官員公布了一系列寬鬆措施。據知情人士透露,這場新聞發布會是48小時前匆忙安排的,因擔憂經濟,中共高層的焦慮情緒不斷加劇。

周二的行動相當於為處於通縮螺旋邊緣的經濟注入了一劑強心針,這些舉措包括降息、降准、向銀行提供更多現金、進一步鼓勵購房以及考慮設立股票穩定基金的計劃。

內地和香港股市飆升,滬深300指數創下自2020年7月以來的最大漲幅。股市期貨走高,受汽車和奢侈品製造商等對中國有大量敞口的行業提振,歐洲股市攀升。

據知情人士透露,對經濟的焦慮情緒不斷加劇,已經舉行了幾次計劃外的閉門會議來討論經濟問題,因為越來越明顯的是,今年的增長目標正在逐漸無法實現。

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尤其令人擔憂的是,至少一個主要沿海省份(對增長做出重要貢獻)的官員發出警告稱,該省將難以實現GDP目標。

彭博社報導稱,中共高層領導人的迅速轉變令許多官員感到意外,他們已經等了幾個月,等待聽到有關他們為振興經濟而制定的政策建議的任何反饋。

據要求匿名的監管官員透露,上周他們突然收到更多請求信息,這迫使一些官員在周二的新聞發布會之前通宵工作。

最近幾周,從高盛集團到瑞銀集團等銀行都下調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原因是一系列糟糕的數據拉響了物價下跌的警報。

李強的表態

中共今年「5%左右」的GDP增長目標是設定的,能否完成,關於中共的臉面。對此,中共李強多次做出政治表態,要努力完成這一目標。

今年8月16日,李強在中共國務院全體會議上,強調了「堅定不移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在7月31日的國常會上,李強已經表態,要「堅定不移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作為中共主管經濟的最高官員,李強對同一個問題一再表決心,顯示其心中的焦慮如陰霾久久不散。

中共社會治理遭遇挑戰

在習近賓士下,社會監管和網路控制得到加強,就連中共頂級智庫的副所長,也因言獲罪。然而,財富縮水的中國百姓的怒火似乎越燒越旺,抗議活動正在增多。

據巴克萊(Barclays)估計,2021年以來的房地產危機已經摧毀了約127萬億(摺合18兆美元)的家庭財富,每個家庭平均損失約42萬元(摺合6萬美元)。

總部設在美國的國際自由之家今年8月28日發布的報告指出,中共面臨的經濟挑戰有可能演變成更廣泛的社會治理問題。

紐約資產管理公司的相關人士也認為,經濟放緩對中共政府的社會治理提出了挑戰。

據一項對中國數萬名受訪者的長期大型研究調查發現,中國民眾對習近平經濟領導力的信心正在減弱,整個中國社會的悲觀情緒正在加劇。

經濟衰退、失業率居高不下對年輕人的打擊尤其巨大,他們失去了向上流動的機會,喪失了信心與希望,相約自殺【相關閱讀:安樂死根本安樂不了,別宣傳了】的事件正在增加。

最重要的缺失

對於大多數家來說,貨幣寬鬆政策並不能解決消費者支出低迷的信心不足問題。

潘西恩宏觀經濟諮詢公司(Pantheon Macroeconomics)首席中國鄧肯‧瑞格利(Duncan Wrigley)認為,中共的重大寬鬆措施還不足以解決中國走向通貨緊縮螺旋背後的根本問題。

周二,野村經濟學家在一份報告中也認為,中國經濟面臨的真正瓶頸是缺乏有效需求,而不是可用的可貸款資金。

有經濟學家指出,要避免根深蒂固的日本式通縮,還需要採取更多措施,也就說,如何讓中國14億人口恢復消費信心,增加支出,這樣一個連貫戰略仍然是目前缺失的重要部分。

彭博社報導稱,在中共央行出人意料地超出預期採取行動后,財政部成為了關注焦點。隨著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周二開始的一周長假前召開會議,更多的財政措施可能會在未來幾天出台。

化解當代最大威脅 幫助結束中共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邀請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

本文章或節目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841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