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的三板斧?
(來源:法廣RFI 作者: 安德烈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即使從政治局會議紀要前掩后藏的官式行文也流露出焦慮:「當前經濟運行出現一些新的情況和問題。」政治局會議沒有說明「新的情況和問題」指什麼,但這種說法顯示,承認所存在的問題的嚴重性,而且這些問題引發了擔憂和不滿,下文的表述似乎由此而來:「要全面客觀冷靜看待當前經濟形勢,正視困難,堅定信心,切實增強做好經濟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24日以來,北京當局連日宣布降准、降息,降存量房貸利率,降低購房最低首付比例;中共中央、國務院25日下達就業24條,把「以不發生規模性失業風險」作為底線;根據路透社周四援引知情人士,中國計劃今年發行兩萬億特別國債,一萬億用於刺激消費,另外一萬億將用來幫助地方政府解決債務問題。
中共政治局周四的會議在某種程度上強調了連日來推出一系列救市及提振經濟措施的重要性。根據外界分析人士的看法,這些措施,顯示習近平領導的中共最高層的政策轉向,而這種轉向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做出的。這也意味著,習之前對中國的經濟形勢有著明顯的誤判。
根據彭博新聞報道,中國央行連續推出的降息降准措施,似與南方經濟大省主要官員向習近平示警有關,據指廣東省的官員表示,2024年的GDP預期難以實現。24日中國央行宣布降息的會議,僅僅是在48小時之內才決定的,可見最高層的焦慮情緒。
房地產危機、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民眾消費意願低迷,這不是最近幾個月才出現的。習為什麼這一次能聽進去地方大員的警告?顯然,問題已經嚴重到了官方自己制定的「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可能將是一紙空文。中共高層,尤其習近平本人到了不得已承認這一局面的時候了。
法新社等媒體報道時使用了這樣的說法:這是自新冠疫情大流行以來中國經濟一直受到房地產危機和家庭消費疲軟打擊下採取的緊急措施。顯然,中國的經濟形勢如此嚴峻,與新冠疫情階段中國政府採取的激烈的抗疫政策密不可分。中國經濟失去往日的強勁增長,有其結構性問題,有其不可持續的規律,但問題嚴重到今天的地步,與習近平三年抗疫期間要求「堅決清零不動搖」有重大關係。而且,新冠三年期間,中國拒絕國際社會調查新冠病毒起源,戰狼外交逆勢崛起,中國與西方的關係嚴重對立,這一切都大大加重了中國的經濟問題。
法新社周四的分析也指出:中國龐大的房地產業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消費者和企業信心不足,影響了消費,而與華盛頓和歐盟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正威脅著中國的對外貿易。
一些觀察人士注意到,從中共政治局會議的表述來看,也凸顯了某種突然的轉變。會議強調「實施有力度的降息」,彭博社報道分析這與官方通常的模糊表述形成鮮明對比。還有分析則指出,上述紀要中沒有提到通常用於描述貨幣政策的「審慎」字眼,這表明北京的政策制定者也充滿了緊迫感。
會議強調,要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對商品房建設要「嚴控增量」,降低存量房貸利率,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彭博社分析,這是自中國房地產危機以來,政治局首次明確表示要推動市場反彈。
中共政治局會議還強調「要守住兜牢民生底線」,重點做好應屆高校畢業生、農民工、脫貧人口、零就業家庭等重點人群就業工作,幫扶低收入群體等等。這似乎意味著當局意識到這些因素可能是引爆大規模社會動蕩的問題。
對於北京當局連日推出的刺激政策,外界分析力度「超過預期」,股市反應也相當積極,但也有不少分析認為不是長遠之策。還有觀察人士批評這是「三板斧」,不計成本,只求解決燃眉之急,後果難以估量,「具有非常鮮明的定於一尊的任性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