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金融政變?中國股市兇猛回調 習近平已無退路?

【希望之聲2024年10月9日】(希望之聲記者賀景田綜合報導) 周三,中國股票市場兇猛回調,滬指失守3300點。有觀點認為,習近平的空頭支票是最近中國股市瘋漲的唯一支撐,這場所謂的「牛市」,可能又是一次金融政變。有彭博專欄作家表示,在親自引發了又一輪由刺激措施推動的牛市后,習近平已經沒有退路。
A股三大股指齊跌 滬指失守3300點
10月9日,A股三大指數低開低走,大消費、地產板塊集體調整,滬指跌超6%,失守3300點關口。前期大漲的創業板指調整明顯,大跌超10%。半導體板塊逆勢活躍,科創50指數午後一度拉升漲超5%,但尾盤再度下跌。市場上演普跌行情,滬深京三市超5000隻個股下跌。兩市成交額約2.94萬億元,較昨日明顯縮量。
港股方面,恆指、恆科指盤初沖高回落,午後恆指拉升漲超2%,但隨後再度下跌。科網股調整,東方甄選、阿里健康等下跌。
南方東英量化投資總監王毅表示:「市場在對更多刺激措施的預期和經濟現實之間掙扎。投資者希望看到刺激措施迅速轉化為改善企業盈利和更好的宏觀數據——無論是通脹、就業還是地方政府債務。但這種預期與經濟現實之間存在時間差。」
彭博社報導,「十一」假期的消費模式表明,儘管中共政府近幾周推出一系列刺激措施后出現企穩跡象,但中國消費者信心依然低迷。
中國文化【小編推薦:探尋復興中華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和旅遊部公布的數據顯示,「十一」假期期間(10月1日至7日),全國國內出遊為7.65億人次,國內遊客出遊總花費為人民幣7,008.17億元,按可比口徑分別增長5.9%、6.3%,較2019年同期增長10.2%、7.9%。
但彭博社指出,這代表實際出遊開支比五年前少了2.1%。
高盛經濟學家Lisheng Wang等人在報告中表示,人均出遊支出偏少,以及服務價格低迷,表明中國的國內需求仍然疲弱,消費持續降級。
中國上市公司股東在近期股市上漲期間減持股票的計劃也影響了市場人氣。據《證券時報》統計,周二約有40家A股上市公司宣布其股東有意出售股票。
財新網10月9日報導,近期市場的強勁反彈令部分上市公司股東啟動減持計劃,9月23日以來,共計272家上市公司公告減持。
彭博情報(Bloomberg Intelligence)策略師Marvin Chen表示:「中國內地和香港市場最近非常動蕩,因為國內外投資者仍在經濟刺激和流動性激增的背景下進行再平衡。長假過後,在岸和離岸市場正試圖趨同。在岸市場可能出現一些獲利回吐,而香港市場正從昨日的大規模拋售中反彈。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 SA)亞太首席經濟學家Alicia Garcia Herrero在發改委發布會結束數小時后表示:「我不知道發改委主任是怎麼想的。坦率地說,他們等待澄清時間拖得越久,情況就可能越糟,因為人們會意識到,這個刺激計劃沒有財政方面的作用——它只是貨幣方面的,提振股市等等。這是非常危險的。」
市場的反應顯示了股票投資者和北京方面官員之間的錯配。儘管中共官員們周二表示,他們有信心實現今年「約5%」的經濟增長目標。現在的問題是,北京方面是會在實現這一目標時止步不前,還是會採取更多措施將中國從可能在未來幾年帶來更大經濟痛苦的通貨緊縮螺旋中拉出來。
市場反彈還需要更多刺激措施
彭博社報導稱,中國市場的表現警告中共領導人,需要更多的經濟刺激措施來推動市場反彈。中南海可能還會出台更多措施。
中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周三(10月9日)發布通知稱,中共財政部部長藍佛安將在周六上午10點主持召開新聞發布會。這周六是中國內地的工作日,但市場將休市。外界估計,中共可能會推出市場希望看到的那種刺激措施。包括摩根士丹利和滙豐控股在內的銀行預計將出台人民幣2萬億元的刺激措施,花旗集團預計將達到人民幣3萬億元。
中共財政部通常負責發行債券,為刺激措施和額外支出提供資金。
龍洲經訊(Gavekal Dragonomics)中國研究副總監Christopher Beddor表示:「政策制定者可能還沒有感受到採取更多措施的很大壓力。」他提到自9月底以來的市場反彈。
Beddor補充道:「但如果市場在未來幾天沒有任何消息的情況下開始暴跌,他們將不得不採取更多措施。」
又一次金融政變?彭博專欄作家:習近平已經沒有退路
彭博專欄作家任淑莉10月8日撰文稱,推動本次中國股市最強勁上漲的動力來自絕望,如果中共只有空頭支票,這一漲勢可能很快消退。
截至周一,MSCI中國指數和滬深300指數從近期低點分別上漲了36%和27%。漲勢源於最高決策者在9月底承諾出台一系列刺激措施,然後進入為期一周「十一」假期。
文章表示,雖然中共刺激政策細節不足,但這些計劃藍圖在語氣和範圍上都頗為引人注目。高盛集團稱,中共政府已經「揭示了痛點」,而對中國股票的評級上調至增持。
然而,中共發改委周二的一場發布會,讓人對北京真的會「全力以赴」產生了疑問。這與9月26日中共政治局會議上傳達的嚴肅態度形成了鮮明對比。那次會議是自2018年以來,首次由習近平領導的高層政治人物討論經濟事務,會上財政支出的增加成為討論重點。
財政力量缺乏是中國經濟今年的一個主要瓶頸。根據彭博數據,今年前八個月,地方政府僅花費了預算總額的55.1%,為十年來最低。
目前,國內外投資者仍然願意給習近平更多的信任,害怕錯失機會的情緒,促使國內散戶交易者排隊開設新證券賬戶,甚至海外資產管理者也開始試探性地介入。
投資者從過去的經驗中了解到,投資中國股票最穩妥的方式之一,是在政策大幅轉向時行動。
現在,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習近平政府是否仍有意願和能力,推動重大的政策轉向。但鑒於缺乏細節,投資者很快開始懷疑這些政策是否會得到落實。
在親自引發了又一輪由刺激措施推動的牛市后,習近平幾乎沒有退路。因為這不僅關係到他的聲譽,也涉及他以往的政績。
或許是與任淑莉的看法相呼應,有觀點認為,中國股市此次瘋漲的唯一支撐來自習近平的空頭支票,所以,習近平所期望的牛市,可能又是一次類似15年一樣的金融政變。
化解當代最大威脅 幫助結束中共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邀請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
本文章或節目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844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