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 情系中華

中越戰爭他率連隊投降越南,回國被判10年,出獄后說4字引人深思

歷史微時刻 2024年10月11日 17:16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歷史微時刻」,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更新!

1979年5月21日,中越兩國在邊境線上進行為期一個月的交換戰俘的行動。

經過五次交換活動,我國終於接回了238名被俘官兵。然而就在這200多名戰俘中卻包含了一整個連隊。

原來這個連隊在負責人馮增敏的帶領下全部投降了越軍。身為軍人戰場投降已經觸犯我國刑法中的投降罪,馮增敏自然而然地被判了刑。

然而十年後,馮增敏出獄,談起當年的做法,他回答的四個字,卻引起了無數的深思。仕途無悔

馮增敏說了什麼?當年率隊投降的背後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事情呢?

圖片源自網路

20世紀60年代末以來,我國和發生嚴重分歧,兩國關係破裂。從此以後,我國長期處於蘇聯的核威脅和軍事恐嚇中。

不論是集全國之力研究原子彈、氫彈,還是深挖洞、廣積糧積極備戰,都與蘇聯這個超級軍事強國息息相關。

到了70年代中後期,隨著各種問題的層出不窮,逐漸在冷戰中處於弱勢。站于上風的蘇聯則加緊了在全球,尤其是亞洲地區的勢力擴張。

就是在這種背景下開始了在稱霸的行動。

1978年,趕走美國人,實現統一的加大了對寮國、兩國的主權干涉,試圖建立起一個「支那聯邦」。蘇聯對此樂見其成。因為這不僅能加速蘇聯在東南亞的實力擴張,更能起到遏制中國的作用。

圖片源自網路

這一年11月,蘇聯與越南正式簽訂了《友好互助條約》。條約有一條規定了,只要有一方被威脅、進攻,另一方就會立即採取「有效措施」保證和平安全。

至此,認為自己有了靠山的越南,不顧世界各國的反對,公然出兵侵佔了柬埔寨和寮國,之後更是不斷在中越邊境挑起爭端。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此時距離中美之間打破堅冰,已經過去了7年。中美關係的突破對於世界格局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變動。

同年1月29日,,在美國掀起了一股巨大的風浪。通過這次訪問,中美兩國之間達成了「反對蘇聯霸權主義」的共識。而就在同志結束訪問美國后的第13天,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

圖片源自網路

1979年2月17日,天光破曉,伴隨著轟隆隆的炮聲,一條條火龍衝破清晨的煙霧落入了越南軍隊的陣地和防禦工事上。

短短半個小時的時間,越南陣地上的一些部隊還沒反應過來,就已經被成建制消滅。

這完全打亂了越南方面的部署。因為長期處於戰爭中,越南當局有一套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特別是大量依託地形建的堅固工事,配合嚴密的火力點,成為越南堅硬的外殼。

在這種情況下,我軍自然不會「配合」越南打陣地戰,而是發揮我們的炮火優勢集中力量打掉越軍的一線陣地、通訊等。

圖片源自網路

炮火結束后,趁著敵軍陣地、通訊癱瘓,士氣低落,兵分三路攻克朔江。接下來,解放軍僅僅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就拿下了越南北部的重鎮諒山。此時,要拿下門戶大開的越南首都河內對於我軍而言根本不費吹灰之力。

但是,從一開始我國就只是為了給越南一個警告,所以當即宣布停止了進攻,並從3月5號開始,解放軍陸陸續續撤回了國內。此時,我國所有被俘人員也僅僅只是在40人左右,並且基本上都是傷員。

正當所有人都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時,一個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意外發生了。

圖片源自網路

3月11日中午,班英那嘎附近的山林里傳來了陣陣槍炮的聲音。

50軍150師448團此時慌了起來「糟糕,中埋伏了!」

經過多年的戰爭鍛煉,越南軍隊打游擊的能力已經十分優秀。儘管兵力不多,越南設伏的小股部隊還是給448團帶來了嚴重的損失。在發現我方人數明顯多於對方后,經過短暫的交火,越南部隊迅速撤離了。

此時與越軍打了個遭遇戰的448團依舊沒有反應過來,在將這一情況上報后,師部當即要求448團收縮陣型,迅速撤退,並電令其他兩個團進行援馳。

接到命令后,448團團指決定,讓2營和兩名作戰參謀帶著地圖,做第一梯隊走在前面開路。這樣做原本是為了避免迷路。但詭異的是,整個團還是朝著完全相反的方向撤退。

圖片源自網路

越軍也發現了這支隊伍的不對勁,但是他們並沒有立刻對448團發起攻擊,看著448團前行的方向,熟悉地形的越軍判定,前方的山林將會是消滅這支隊伍的最好位置。

在歷經數小時的奔波后,448團第一梯隊官兵決定停下休息,可是讓他們萬萬沒想到的事情是,還沒等他們坐下,早早等候448團多時的越軍,從從四面八方沖了出來,一些戰士沒來得及進入戰鬥狀態就倒入了血泊之中。

雙方隨即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拼殺,約莫2個小時后,槍炮聲才漸漸停了下來。

與此同時,處在後面的部隊一面派出3營1連、8連增援被圍困的2營,一面組織剩下的部隊撤退。

然而,帶領帶著8連戰士的馮增敏這邊卻出了麻煩。

圖片源自網路

「我們現在被越軍部隊纏上了,怎麼辦!」

敵人不斷向8連靠攏,更致命的事情是,這些人還不斷向8連喊話「軍隊,你們已經被我方包圍了,不想死的話,快快放下武器投降!」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被圍困的戰士們一開始堅定要突圍的想法,慢慢低落了下來。

在這時,被圍困的448團團指下達了最後一道命令:各單位分散突圍。

但是,在茫茫深山,煙霧繚繞的環境中,448團餘下戰士是否能夠躲過熟悉地形的越南遊擊隊呢?

天色終於暗了下來,馮增敏帶著8連的戰士們也終於暫時擺脫了越南追兵,來到了一個山頭下。經過一天一夜的奔波,戰士們疲憊不堪,只好停下來休整。

圖片源自網路

前方不知何路,敵人又不知將會從何而來,圍聚在一起的戰士們儘管又困又累,可依舊掩蓋不住重重心事。

晚上,馮增敏為了安全,經過短暫的商議后開口道「副連長王立新,帶領3排戰士駐守山頭,佔領制高點。其餘兩排則進入山洞休息。」

可是,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又哪裡只是這樣的守衛就能萬無一失的。夜幕降臨后,馮增敏帶領的兩個排就和山頭上的3排失去了聯繫。

因此,山洞里的馮增敏也絲毫不知道3排與越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除幾名重傷員外全部犧牲。

圖片源自網路

第二天清晨,當一些人從睡夢中驚醒時,越軍的槍口早已將他們團團圍住了。

這樣的狀況,讓從來沒有經歷過這樣變故的馮增敏焦急不已,可是此時想不出任何辦法的他只能下令固守待援。

在被越軍圍困后,馮增敏帶領全連官兵一起,一連打了三天的游擊。但是眼看越軍步步緊逼,心理防線不斷被攻破的8連戰士鬥志更加低迷。

到了被圍的第三天,想不出任何辦法的馮增敏召集兩排的戰士,召開了黨支部會議。

「現在的狀況大家也都看到了,對於眼下的狀況,大家有什麼好辦法?」

一連數天的作戰,早已讓他們灰頭土臉,大家你望我,我望你,靜悄悄的…..

圖片源自網路

而臨邊,越軍喊話更加頻繁「裡邊的人,快快放下武器……」

隨著時間的流逝,對死亡的恐懼漸漸壓過了身為軍人的職業精神,不少戰士從精神上被擊垮了。

「我不想死……」

就在這時,一個人站了起來,眾人望著他,儘管沒有說話,但也是這般想法。

「我不同意!我認為,我們就算是戰到死,也決不能投降!」

看著眾人想要投降的念頭,一個排長拍桌而起。可即便如此,在眾多人的一致意見下,馮增敏率領百十號人全部投降。而為了防止這個堅決不支持投降的排長對他們有所阻礙,馮增敏派人將他綁了起來,全連數百人一起做了越軍的俘虜。

圖片源自網路

但他們沒想到的事情是,越南方面對於這些戰鬥意志並不堅定的投降者,並沒有任何想法,因此在互換俘虜之時,他們絲毫不管投降叛逃者到底作何想法,直接全都一起作為俘虜送了回來。

身為軍人戰場投降,不論是軍法還是國法都不會輕饒。根據我國的刑法規定,投降罪輕則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重則10年以上甚至無期徒刑。

最終,經過調查審判,帶頭投降的馮增敏被判處10年有期徒刑,其他投降的黨員也得到了應有的懲罰。除了那位堅持原則的排長以外,其他普通戰士大多做了退伍處理。

這件事原本就到此結束了。但是,刑滿釋放后馮增敏的一句話又引起了許多人都討論。談起當年率領手下投降的事,馮增敏說了四個字:「無奈之舉」。

圖片源自網路

這句話引起了許多人對當年事情的議論。

有人認為,在沒有勝算的情況下,馮增敏的做法是「救了一百多個家庭」。是人都會怕死,不要對戰場上的人苛責。也有人認為被俘與投降不同,當兵本來就要做好犧牲的準備,如果一看情況不對就投降,那又靠什麼保家衛國呢?

一時之間,不同意見的人展開了討論。然而,要想得出更加客觀全面的見解,就必須對這件事情的背景有一個了解。

時間回到448團進入越南的之前。448團隸屬於50軍150師。雖然50軍其他兩個師一開始都加入了戰鬥,但是150師是一直作為預備隊在邊境線上待著的。

圖片源自網路

前文提到過,從3月5日起,在越南參戰的解放軍各單位已經逐漸開始撤回。

但是比起在戰場上戰功赫赫的其他兄弟部隊來說,一直沒能上戰場的150師著急了,於是,他們開始向前線指揮部發去申請「150師申請走出國門,到戰場中鍛煉!」

因為此時戰爭已經進入到了尾聲,而能對我軍進行威脅的部隊傷的傷,殘的殘,已經基本上沒有什麼太大的威脅了,所以出於這一點考慮,也本著給150師磨練的目的,前線指揮部答應了這一申請。

於是,鬥志滿滿,情緒高亢的150師官兵如願上了戰場。他們主要擔任的是清剿殘餘,戰場收尾等任務。

圖片源自網路

從3月5日到了10日,448團出色地完成了清剿殘餘勢力的任務。他們甚至和一些駐守據點的越軍展開戰鬥,成功地佔領了許多山頭。這讓整個448團士氣持續增高,也使他們低估了越南軍隊。

10日,已經不知不覺處於交戰前線最前沿的448團,準備按照上級命令回撤。

就在回撤途中,他們遭受了越南方面的攻擊。幾十年來,越南一直處在戰爭環境中,士兵作戰經驗豐富,熟悉地形。根據後來的資料顯示,襲擊448團的越軍是一個加強步兵營。

在與448團短暫交手后,因為知曉火力遠遠不足以應對我軍隊伍,快速脫離了戰鬥。

但是不願意就此放棄的越軍,之後開始以小股力量,間斷對448團進行騷擾,以此打探這支隊伍的情況。

圖片源自網路

通過對448團的不斷接觸,這群長期泡在戰場上的越南,早早判斷除了448團里的大多是一群訓練不足的新兵。

更為致命的事情是,448團沒有遭受攻擊的前鋒部隊,在團部被攻擊的情況下,選擇了坐以待斃等候命令,最終導致了錯失了戰機。事後,在向上級彙報時,也說不出來敵軍大致的兵力、火力配備情況。

於是,在一次次的失誤中,讓越軍看了巨大的空隙,他們當即調集了一個團的兵力對448團展開分割包圍,很快取得了勝利。

在我軍已經占絕對優勢的情況下,越南還能取得這樣的勝利,對我們來說實在是一次恥辱。指揮對越自衛反擊戰的許世友將軍知道后,更是大發雷霆。

圖片源自網路

加上馮增敏帶領投降的那個連隊,448團共有200多人成了俘虜。這個數量佔了全軍俘虜人數的百分之八十左右。

究竟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失敗?戰後,我軍對448團的戰鬥進行了總結。指揮上、單兵作戰素質等問題被一一總結了出來。

由此,我們對馮增敏的「無奈之舉」也能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放下武器的背後,除了是對活著的渴望,其實也隱藏著當時普遍的,指揮能力和作戰素質上的問題。

至於,馮增敏和8連的選擇,我們只能說,當一個人作出選擇時,就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和代價。軍人的職責是保家衛國,而保家衛國是要流血犧牲的,是很殘酷的。也正因為這樣,我們才會稱頌每一個選擇保家衛國的英雄們。

歷史微時刻 ,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