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惡夢又要來了?川普新內閣名單出爐 「反共先鋒」要員赫然在列

2024年11月09日 12:27
中美關係
學者析政府的美中關係走向:習的又要來了。(圖片來源:REUTERS/Dado Ruvic)

希望之聲2024年11月8日】(希望之聲記者李慧綜合報導) 剛剛過去的總統大選中,共和党參選人、第四十五任總統(Donald Trump,川普)擊敗民主黨總統參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哈里斯、哈瑞斯),當選為美國第四十七任總統,即將於明年1月20日宣誓就任。川普一直奉行美國優先的政策。他的再次入主白宮,勢必會引起很多外交上的變化,而美中關係走向尤受關注。

新政府人選方案曝光

據美國媒體《福克斯》報導,新當選總統川普已經會晤交接團隊,正就如何填補職位制定策略,部分川普第一任時期的官員有可能回鍋。而其中被制裁的「先鋒」包括前(Mike Pompeo)、前國家安全顧問歐布萊恩(Robert O'Brien),以及參議員盧比奧(Marco Rubio)和科頓(Tom Cotton),成為多家美媒乃至「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的大熱人選。

路透社、華爾街日報和Politico等媒體均引述川普團隊消息報導,蓬佩奧和歐布萊恩(Robert O』Brien)可能會分別擔任國防部長和國家安全顧問。

蓬佩奧是川普第一任時期的鷹派大將,先後擔任過中央情報局局長及國務卿。蓬佩奧任國務卿期間的特色是對以色列的強力支持以及對伊朗和中國的強硬立場。2020年川普敗選后,蓬佩奧又表現出對川普的強力支持,與時任副總統彭斯形成對比。不過,蓬佩奧堅定支持烏克蘭的立場與川普陣營中多數高層意見相左。本次美國大選中,蓬佩奧也曾有意參選,但沒有付諸行動。11月6日凌晨,川普在獲勝演說中稱讚了蓬佩奧。

蓬佩奧和盧比奧身上另一個明顯的標籤是「抗中友台」。盧比奧有可能成為新一屆國務卿。

Politico報導稱,盧比奧和川普的副總統萬斯一樣,是由「川黑轉為川粉」,先前還曾是川普可能的副手人選之一,在許多外交政策問題上持強硬立場,特別是對古巴、伊朗和中共。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四人也上榜了中共「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預測的川普內閣人選名單。

上述四人因為在上次川普任內積極批評中共打壓香港和新疆人權、關心問題、公開聲援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譴責《港版國安法》,以及推動對中共、香港高官和新科技產品實施制裁,分別在2020年和2021年被中共制裁,包括禁止他們及其家屬入境大陸和香港、澳門;限制他們和其關聯機構與打交道、做生意。

中共表態語帶警告

在川普當選后,中共黨魁在昨天(7日)在給川普的賀電中表示:「中美合則兩立,斗則俱傷…希望雙方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加強對話溝通,妥善管控分歧,拓展互利合作..」。今天,中共官媒人民日報發表「鐘聲」評論文章稱,「穩定的中美關係符合兩國的共同利益」。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今天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作為原則,我想重申的是,貿易戰沒有贏家,也不利於全世界」。

川普新任期的大棒將揮向哪?

中國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認為,川普再

次入主白宮,對中國的科技打壓恐怕會越來越嚴,可能從小院高牆的圍堵政策,轉向大院寬牆的政策;並且會進一步加征中國商品的關稅,甚至取消對中國的正常貿易待遇。

具有中共官方背景的微信公眾號「牛彈琴」7日發文分析,中國(中共)應如何應對川普重返白宮,包括尊重他、加強博弈及作最壞打算,並稱中美有結構性矛盾。但他也表達了對川普的期待:「有的時候,商人總還有得談,政客很多沒法談」。

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則對有一些擔心。他在臉書貼文說,川普長期對台不友善言論,與拜登總統形成強烈對比;第一任川普政府推動重視台灣政策的政府高層,大部分已離開核心圈,川普根深蒂固輕視台灣的態度恐轉為具體政策。

川普在競選時曾表示,台灣偷走了美國的晶元生意、還要求台灣支付保護費等。

紐約時報在11月8日報導中則表示:在過去一年,美中一直設法管控兩國之間的競爭,令雙邊緊張關係不會升級為衝突,但川普重返白宮可能顛覆這種微妙的平衡。報導說,川普的特點是他的不可預測性,如他提議對中國輸入美國商品加征60%關稅,並指如果中共「進入」台灣,他將把關稅提高到最高200%。

但報導也認為,川普外交政策的具體細節可能要在他組閣后才較明確。但不管誰被選中入閣,川普的內閣成員中都可能有人會抑制他採取交易性做法的傾向,並主張更多涉及意識形態的對中政策。

的惡夢又要來了

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認為:從過去的幾年來看,抗共已經成為美國共和黨和民主黨的共識,不管是以川普為代表的共和黨,還是以拜登為代表的民主黨,中美之間的對立已經變成一種結構性的對立。「但是相對而言,川普的政策更具有破壞性和不可預測性」。

矢板明夫在一個視頻中表示:川普上台之後,會全力的對付中共,習近平的壓力會很大。

矢板明夫指,川普在第一任期就提高了中國的關稅,而且「他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得意之舉」,在拜登上台後,也延續了川普的關稅政策。川普認為,自己第一任任期之後沒有連任上,主要是因為疫情,所以他對中共有非常大的不滿。所以說,他一定會提高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而且是從60%到100%,甚至可能更多。這對「中國經濟一定是更加雪上加霜」。「我認為是習近平政權會在關稅問題上感到非常非常棘手」。

關於台灣問題,矢板明夫認為可能會有所突破。他說:川普在第一個任期向台灣賣了很多武器,現在他又提出要台灣交保護費。「基於現在的狀況,美軍不可能駐軍台灣,那麼最簡單解決方法就是賣給台灣一些武器。而且台灣現在也是有意願買的」。這對中共來說,會遏制中共吞併台灣的野心,在外交上也是一個很大的壓力。

其次,川普在台灣問題上也是不按牌理出牌。川普在第一次當選后,和時任台灣總統通了電話,並且隨後還派了衛生部長等美國高官訪問台灣。「這一次我想雖然表面上他也什麼沒有說,但是很可能也會有外交上的突破,比如說派國務卿訪問台灣,或者是邀請台灣的總統訪問美國」。

據美國之音10月18日報導,今年5月卸任的蔡英文,可能在未來幾周訪問美國。前美國聯邦眾議員邵建隆(Matt Salmon)對此表示,美國應該展開雙臂歡迎蔡英文來訪,因為「代表民主的人永遠受到美國的歡迎」。

矢板明夫猜測,如果是拜登總統的話,一定不會見蔡英文,「但是如果川普覺得這張牌有用,現在做這個動作(指會見蔡英文),可能外交上影響最大,他就可能做」。

「當他(川普)在台灣問題上做出任何突破的時候,我覺得都會對習近平形成巨大的壓力。因為習近平現在是用民粹主義、用愛國主義在治國,如果在美台方面有一定的突破的話,我覺得習近平一定是如坐針氈。」

矢板明夫認為,川普和習近平還會有一個理念上的「全面對決」。矢板明夫分析,習近平這麼多年提出的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川普則要「讓美國再次偉大」,兩個理念是有矛盾的。

「讓美國再次偉大,就是美國屹立在全世界之巔、金字塔形的頂峰,美國永遠是國際社會的領袖」。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其實是要把美國從領袖的位置上推下去,自己當領袖」。雙方存在「一個完全水火不能容的矛盾」。

「所以我認為川普上台對習近平來說絕對不是好事。上一次習近平的噩夢就是從2018年左右的美中貿易戰開始的,那麼這一次很可能習近平的噩夢又要來了。」

化解當代最大威脅 幫助結束中共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誠邀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

本文章或節目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85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