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 情系中華

驚爆!川普烏克蘭「和平方案」!無須割讓領土

「我不會發動戰爭,我要停止戰爭。」當地時間11月6日凌晨,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在向支持者宣布自己勝選時說。

總統大選的同一天,共和黨也在參議院選舉中至少拿下超過半數的52席,獲得控制權;不僅如此,共和黨還有望控制眾議院。這給了前所未有的底氣,——美國「賦予了我們前所未有的強大授權」。

競選期間,川普就多次表示,如果贏得美國總統選舉,他「將在一天內」結束,甚至可以在正式就職之前就熄滅戰火。

川普強勢回歸后,將如何應對俄烏之間延宕近三年的戰火,備受外界關注。「美國未來政策將與執政時的政策大不相同。」美國紐約城市學院學榮譽教授、哥倫比亞大學薩爾茨曼戰爭與和平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拉詹·梅農(Rajan Menon)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說道,「如果川普關於的言論真的可以作為參考,那麼每個人都最好做好準備。」

德法緊急開會

多國領導人在川普宣布勝選后第一時間對其表示了祝賀。

匈牙利歐爾班是最早向川普表示祝賀的歐洲領導人,稱這是「世界急需的勝利」。11月6日當天,歐爾班宣布已與川普進行了交談,並稱與川普「對未來有重大計劃」。

歐爾班曾在7月北約峰會後與川普會面,並向歐洲理事會遞交了俄烏和平建議。據英國《金融時報》披露,歐爾班建議歐盟應重新與進行直接外交溝通,尋求和平解決衝突之道,並稱川普已有解決衝突的「詳細計劃」。

此外,法國、德國、英國、義大利等歐洲國家領導人也祝賀川普勝選,並表示期待在未來幾年與川普合作。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希望美國和歐盟能夠「共同制定一個強有力的跨大西洋議程,不斷為大西洋兩岸的公民提供服務」。北約秘書長呂特表示,川普的領導力「將再次成為保持我們聯盟強大的關鍵」,期待再次與川普合作,通過北約「以實力促進和平」。

然而,祝賀之聲難掩歐洲的焦慮情緒。川普在第一個總統任期內的孤立主義、保護主義和「美國優先」方針,以及其在此次競選期間多次提到的進口關稅政策、對北約各國提高國防開支的要求以及在俄烏衝突上的立場,均令歐洲倍感擔憂。

據路透社報道,德國總理朔爾茨與馬克龍6日舉行會談,強調歐盟必須團結一致、密切協調。馬克龍在社交平台上發文稱,應建立一個「更團結、更強大、更具主權」的歐洲,同時繼續與美國合作,「捍衛我們的利益和價值觀」。德法兩國防長也於6日晚在巴黎舉行臨時會議后表示,美國的注意力將在未來出現轉移,歐洲各國應繼續努力重整軍備,並強調烏克蘭將需要歐洲不懈的支持。

11月7日,數十位歐洲國家領導人將齊聚布達佩斯,共同商討川普重返白宮后美歐關係的未來以及俄烏衝突的走向。

澤連斯基趕緊通話,但沒有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6日在社交平台發文祝賀川普勝選,並提到今年9月與川普在美國紐約的「偉大會晤」。當時,雙方詳細討論了烏美戰略夥伴關係、烏方「勝利計劃」以及結束俄烏衝突的方式。

澤連斯基強調,對烏克蘭和整個歐洲而言,川普在第一個任期所提出的「通過實力實現和平」的立場至關重要,這一原則能夠讓烏克蘭更加接近公正的和平,並期待這一原則體現在川普新任期的政策當中。當地時間11月7日,澤連斯基稱已與川普進行了通話,雙方同意保持密切對話並發展合作。

《華盛頓郵報》稱,烏克蘭對川普勝選的迅速祝賀難以掩蓋其對未來的擔憂。烏方意識到,要獲得所需的美國武器,就必須說服川普支持一場他似乎認為代價過於高昂的戰爭。

據俄羅斯衛星社11月7日報道,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7日表示,不排除總統普京與美國當選總統川普在其正式就職前進行溝通的可能性。他補充說,克里姆林宮將根據川普的言論作出反應。

在川普贏得美國大選之後,普京還沒有發表評論

俄羅斯外交部在回應川普勝選時表示,俄方並不對美國的新當選總統抱有幻想,美國仍然是對俄「不友好國家」,這一點並沒有動搖。

「美國有能力改變其外交政策軌跡。但是否會這樣做,以及會如何做,都將在明年1月之後見分曉,我們將拭目以待。」佩斯科夫說。

來源:澎湃新聞

「川普和平計劃」:讓歐洲買單

川普多次宣稱自己將快速結束俄烏衝突。今年以來,西方媒體及川普團隊中的部分成員披露了可能成為川普「和平計劃」的部分內容,但川普本人始終未給出自己的詳細方案。

今年4月,《華盛頓郵報》就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川普認為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想挽回面子,他們想要一條出路」,並曾提議通過施壓烏克蘭放棄克里米亞及烏東地區推動衝突結束。

另據路透社6月報道,川普曾經的國家安全顧問、被認為在其第二任期仍可能對外交政策產生重要影響的凱洛格(Keith Kellogg)和弗萊茨(Fred Fleitz)透露,川普雖然沒有全盤同意由他們提出的一項結束戰爭的計劃,但給出了「積極回應」。該計劃內容包括告知烏方只有在開啟和談進程后才能獲得更多美國武器,同時警告俄方任何拒絕談判的行為都將導致美國增加對烏支持。此外,在和談期間,雙方應根據當時的戰線實現停火。

弗萊茨還稱,根據他們的計劃,烏克蘭無需正式向俄羅斯割讓領土。不過,烏克蘭也不太可能在短期內重新有效控制其全部領土。要實現持久和平,需要為烏克蘭提供額外的安全保障,「武裝烏克蘭」很可能是其中的一個關鍵因素。

美國政治新聞網Politico則在7月披露,川普正在考慮快速結束衝突的協議,包括北約承諾不再東擴,特別是不再向烏克蘭和喬治亞擴張,並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就俄可以保留多少烏領土進行談判。但熟悉川普想法的國家安全專家稱,這並不意味著放棄任何其他可能性,包括向烏提供大量武器。

同樣是在7月,被認為是川普圈子中最堅定的烏克蘭支持者、可能進入川普新政府外交政策核心團隊的美國前蓬佩奧(Mike Pompeo),在《華爾街日報》發表了一篇名為「川普的烏克蘭和平計劃」的文章,駁斥了外界對於川普可能在勝選后切斷對烏援助、要求烏放棄領土的傳聞,稱「沒有證據表明這種屈服會成為川普政策的一部分」。文章還稱,是美國總統拜登的軟弱讓烏克蘭陷入了如今的局面,而川普則可以「通過實力重建和平」。

該文提出,一項成功的烏克蘭和平計劃可能包括:對俄實施「真正制裁」;振興北約,將成員國國防開支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提升至3%;為烏制定一項5000億美元的「貸款」計劃;取消對烏可以獲得和使用的武器類型的所有限制等。與此同時,烏克蘭需儘快加入北約,以便使所有歐洲國家承擔起保護烏克蘭的責任。北約應設立1000億美元的基金用於武裝烏克蘭,其中美國的份額不得超過20%,其他盟國也是如此。歐盟應迅速接納烏克蘭,並幫助其實現現代化和發展經濟。

文章最後寫道,如果俄羅斯遵守這些條款,西方將逐步解除制裁。一旦烏克蘭加入北約和歐盟,制裁就會完全解除。在回應質疑時,該文稱:「川普在第二個任期內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外交政策的失敗,這將分散他對國內議程的注意力。」

而在2個月後,美國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萬斯在播客中再次透露了結束俄烏衝突計劃的部分細節。據半島電視台9月報道,萬斯稱,「可能的情況是俄烏之間的現有分界線將成為非軍事區」,但他沒有討論這一非軍事區的位置或範圍,僅強調將在該區域「嚴加防範」。萬斯還稱,烏克蘭保留其獨立主權,俄羅斯從烏克蘭獲得中立保證,即烏克蘭不加入北約,不加入其中一些盟國機構,「這就是協議最終的樣子」。

不管誰贏了,歐洲「已經輸了」?

面對川普「烏克蘭和平計劃」的不確定性,拜登政府被曝已開始加速對烏援助,幫助烏處於最有利地位。據環球網援引路透社、美國政治新聞網Politico報道,兩名要求匿名的美國政府官員透露,拜登政府正計劃在明年1月美國新總統就職日前,快速向烏克蘭提供近60億美元安全援助資金中的最後一部分。

在歐洲,各國已提前為川普回歸做了一些準備,包括由北約在德國設立代表團以協調對烏各種長期援助、加大對烏國防工業投資等。但美國政治新聞網歐洲版Politico.eu在10月31日的一篇評論文章中稱,川普或哈里斯,誰贏了並不重要,歐洲「已經輸了」。

文章寫道:「少擔心美國總統的人選,多想想歐洲如何在危險的全球舞台上獨當一面。令人不安的事實是,過去30年來,美國對歐洲的興趣一直在減少。而兩位候選人都不可能重現上世紀90年代初跨大西洋的鼎盛時期。」該文還稱,拜登註定是美國「最後一位冷戰總統」。在其之後,美國將迎來「不再把俄羅斯當作對美國利益的核心威脅、對美國在世界上所扮演角色的認識大大縮水」的決策者。

曾在華盛頓工作、著有《亨利·基辛格傳》的法國人熱雷米·加隆(Jérémie Gallon)認為,美國的轉變始於推動「轉向亞洲」戰略的前總統,而這一進程現在很可能會加速。

但也有分析認為,儘管川普重返白宮可能引發歐盟進一步分裂,但也可能「刺激」歐盟內部調整防務安全、移民、財政等政策,以應對川普所帶來的「生存風險」,從而避免陷入長期衰退。

陷於戰火之中的俄烏兩國,也在靜待美國的下一步動作。

在川普勝選后,俄獨立媒體援引匿名俄杜馬議員的話稱:「現在的情緒是:如果呢?如果他(川普)真的努力(解決俄烏衝突)了呢?現任總統拜登或哈里斯肯定不會對俄羅斯做出任何這樣的姿態。」

然而,接近俄羅斯政府的消息人士對此並不樂觀:「川普是個衝動的人,他想按自己的方式行事。他有可能以某種方式影響烏克蘭,但協議意味著讓步,包括俄羅斯的讓步。到目前為止,普京似乎還沒有準備好做出任何讓步。川普是個生意人,以實用主義為指導,但我們並不是這樣,這就是問題所在。」

烏克蘭最高拉達議員、對外政策委員會主席梅列日科(Oleksandr Merezhko)表示,川普在競選期間的言論「旨在獲勝」,「不應被當真」。「現在川普又將成為總統,烏克蘭就成了他的成敗問題。他不希望將來有人說,在他的眼皮底下失去了烏克蘭。川普的到來意味著某些新的機會正在向我們敞開。」

但烏克蘭官員也承認,他們必須找出說服川普支持烏克蘭的理由。川普當選后,美國的政策可能會變得更加具有交易性。在烏官員看來,川普對地緣政治的邏輯將有所不同,即從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轉向以交易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烏克蘭前外長庫列巴則表示:「這是一個時代的結束,也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對烏克蘭來說,也不僅是對我們而言,這意味著一切都將與過去兩年半的情況大相徑庭。」但他同時強調,如果認為烏克蘭現在就會匆忙走上談判桌,那將是一個嚴重的錯誤。

來源:澎湃新聞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