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頭疼不已 全球關注川普這個動作

2024年11月11日 21:21
習近平
圖為。(圖片來源:REUTERS/Florence Lo)

希望之聲2024年11月10日】(希望之聲記者賀景田綜合報導) 即將入主白宮,他將如何開展對的新一輪貿易戰成為全球關注的大事。美媒報導指出,「」或許是心目中最美的詞彙,而對於疲於應對經濟危機的來說,這又是一個頭疼不已的問題,因為這一次,北京能夠拿出來的應對措施將比較有限。有中國問題專家指出,中共政府負債龐大無比,再也找不到化債的出路。一旦爆發金融危機,體系崩潰,恐怕會引發大規模失業、企業倒閉等問題,進而引發社會動蕩,甚至危及中共政權穩定。

川普關稅令中共頭疼不已

川普勝選,他在競選期間的言論有多少將會成為實際政策,這是媒體關注的焦點。其中,對產品實施60%的關稅問題,尤其引人注目。

時評人士顏純鉤11月10日撰文稱,這是全世界關心的大事,不只關係,還關係本身和很多國家的實際利害。

華爾街11月8日報導,對川普來說,「關稅」可能是字典里最美的詞彙,而對於仍在疲於應對房地產崩盤和消費者信心疲軟的中共來說,這將是又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應對川普新一輪貿易戰,中共潛在應對措施將比較有限,尤其是存在過度貶值的風險。

為應對2018年的貿易戰,中共改變了貿易模式。根據司爾亞司數據資訊有限公司(CEIC)的數據,目前出口產品中只有不到15%直接銷往,2017年這一比例約為19%。但一些原本要銷往美國的產品可能只是為了規避關稅而繞道其他國家,比如東南亞或墨西哥。

今年前九個月,中國對東南亞和墨西哥的出口額均比2017年同期增長了一倍多。而同期中國對美國的出口額僅增長了22%。尤其是東南亞,對中國來說已成為比美國更大的出口目的地,佔中國出口總額的16%。目前尚不清楚這其中有多少是本就要出口到這些市場的,但可能很大一部分是繞道去了美國。

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不過,通過這種方式繞道去往美國的貿易是有限的,特別是如果美國有關部門這次提高警惕的話。而且即使有這種繞道貿易,川普的關稅對中國來說也不是鬧著玩的。高盛估計,2018年的貿易戰累計對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產生了0.65個百分點的拖累。這一次,該行估計60%的關稅將帶來兩個百分點的衝擊,這其中不包括通過將商品運往第三國來規避關稅的影響。

根據教科書上的經濟學理論,本幣貶值有助於克服關稅帶來的一些影響,因為一個國家本幣貶值后出口商品會更便宜。事實上,兌美元從2018年初到2019年底貶值了約10%。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估計,這抵消了關稅上調約三分之二的影響。

但現在,考慮到關稅上調幅度更大,人民幣需要大得多的貶值幅度。而且,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已經比2019年底下跌了3%。過去一年,由於擔心人民幣快速貶值可能引發資本外流,中共政府也一直在試圖阻止人民幣過度貶值。對人民幣快速貶值的預期可能會進一步加劇資本外逃的勢頭。

對中共政府來說,最終的答案可能在於國內。中國需要一個強勁的國內經濟來替代出口需求,並提高資本在國內投資的賺錢效應。中共政府已經在謀划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措施,但分析師警告稱,政府可能不會足力刺激國內消費支出。

中共刺激措施再度令市場失望

中共最高立法機構11月8日批准了一項總計10萬億人民幣的地方隱性債務置換計劃,未宣布新的財政刺激措施,這讓投資者感到失望。據經濟學家分析,債務置換並不能降低高風險債務,只不過推遲了債務到期日而已。

評論說,中共可能是為爆發貿易戰保存彈藥,但英國《經濟學人》的分析認為,這不一定是明智之舉。因為缺乏刺激措施將導致中國的實際資源、勞動力和資本得不到充分利用,這不是節儉,而是浪費。

英媒分析說,目前,中國經濟面臨三大困境:債務、通縮和人口結構惡化,川普勝選又增添一重困境:新一輪貿易戰。

中共官方稱,全國隱性債務2023年底為14.3萬億元(約2萬億美元)。

而據高盛銀行統計,截至2022年底,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債務總額約為60萬億元(8.6萬億美元),其中約五分之一存在風險。

過去15年來,隱性債務一直是中共當局和投資者的一個難解之憂。

中國經濟放緩使中共地方政府稅收收入銳減,房地產市場低迷也讓作為地方政府主要資金來源的土地出讓收大幅下降。

地方政府只好削減公共服務,出售國有資產,並向企業和富裕個人以欠稅和欠費的名義進行追討,使他們不勝其煩。最引人注目的例子是陝西省一名雜貨店主,因售賣2.5公斤「不合格」芹菜而被罰款66000元。

中共國務院已敦促負債最多的省份」砸鍋賣鐵」,這是變賣家產的窮人經常說的話。

中共地方政府負有拉動經濟增長的責任,習近平已經三番五次敦促中共地方官員要努力完成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這種敦促對於已經「砸鍋賣鐵」的地方政府來說,簡直就是「催命符」。

專家:中共不再有機會化解債務危機

中共政府的債務到底有多少?據中國問題專家、經濟學家程曉農計算,中共中央和地方政府債務有114萬億,國有非金融企業債務220萬億,金融系統債務56萬億(最低估計),總計是390萬億,將近400兆。

程曉農認為,這個數字是中國GDP的3倍多。如果把中國比喻成一家中共控制的大公司,營業額每年120萬億,負債高達400萬億,這家公司是不是已經快要破產了?

程曉農指出,中共還背負著大量國際債務,這些債務不能用人民幣償還的,因為人民幣不是硬通貨。中共三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除了要償還外債,還要應付數萬億美元外企投資(包括直接投資和金融投資)匯出盈利和撤回投資的需要。單從這個角度看,中共的債務危機很難化解。

程曉農表示,而這一次中共也不能象度過第一次銀行業危機那樣,再一次把國企私有化來化解債務危機。因為私有化靠私營企業的實力,美國和日本的私營企業都是世界級大公司,主導著本國經濟和國際經濟;但中國的私營企業除了房地產公司之外,大部分都是小公司,完全沒辦法把國有的巨無霸公司民營化。中共的第一次銀行業危機是靠美國幫忙解決的,而這一次銀行業危機就沒有這麼幸運了,美國不可能再幫忙了。因為,中共的第一次銀行業危機,美國是不知道底細的,糊裡糊塗地幫了忙;這第二次債務危機,美國的華爾街已經比較了解中國經濟的真實狀況了,當然不會再上當。因此說來,這樣做也是行不通的。

壓垮中國社會的最後一根稻草?

目前,中國經濟面臨「斷崖式下跌」,不斷累積金融風險,而銀行業的問題尤為突出。程曉農10月14日在一場座談會中表示,中國銀行業面臨著多項風險,很可能成為引發社會動蕩的導火索,甚至成為壓垮中國社會的最後一根稻草。

程曉農指出,中國銀行業面臨的主要挑戰,包括不良貸款率居高不下,房地產泡沫,房貸呆帳持續累積,再加上地方政府的債務不斷飆高,以及外部經濟環境持續惡化,都讓中國銀行業的風險幾乎爆表,成為動搖中國社會最大的風險。

儘管中共政府企圖祭出多項方案解決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債務,但根據相關數據顯示,中國銀行業根本早已無力還款,中央加上地方的銀行債務早己達到了GDP的100%。一旦金融危機爆發,銀行體系崩潰,極可能引發大規模失業、企業倒閉等問題,進而引發社會動蕩,甚至危及中共政權穩定。

化解當代最大威脅 幫助結束中共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邀請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

本文章或節目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8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