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謀已久?更多細節流出 珠海越野車撞人特大案遭全面封殺 牽出中共最懼怕的事

【希望之聲2024年11月13日】(希望之聲記者李慧綜合報導) 中國近月來發生一系列開車撞人,持刀隨機殺人事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日前發生的廣東珠海越野車撞人血案。
越野車撞人蓄謀已久
據珠海市公安局11月12日通報,11月11日晚7時48分許,一輛小型越野車強行闖入珠海市體育中心,衝撞正在體育中心內部道路鍛煉的市民后逃跑。事件已造成35人死亡,43人重傷。
此前一天晚上,珠海市香洲區公安分局發布通報稱,肇事車輛是「一輛小汽車」。
然而,據聯合早報13日報導,涉事越野車是一輛大型越野車,嫌犯事發前一天才剛提車。
北汽珠海銀河森寶銷售廳一名黃姓銷售員向聯合早報證實,一名樊姓男子在上周貸款訂購了該車,事發前一天才提車。樊姓男子購買的車型是北京汽車旗下的BJ40先鋒版車型。車身寬度為1925毫米,發動機是2000cc渦輪增壓版,具備強大的越野性能和堅固的車身結構,屬於大型硬派越野車。

黃姓銷售員表示,樊男在購車時表現正常,和其他顧客無異。他說:「我們得知消息后都感到很后怕,買車來撞人的這種事情從來沒有發生過。」
殺人司機並未昏迷?
據珠海公安局12日通報,62歲的嫌疑人樊某被抓前持刀自殘,「致頸部等部位嚴重受傷后昏迷」,「暫時無法接受公安機關訊問」。
不過,據網路流傳的一份疑似嫌疑人事發當晚入院的病例顯示,樊某並未昏迷。

病例中病人姓名是「樊維秋」,62歲,漢族,已離婚,無業,出生地為遼寧省錦州市,家庭住址和戶口地址都在珠海市香洲區。
病人於11月11日晚上22:59入院,1小時前疑自殘致頸部、胸部多處出血,「無昏迷」,「無呼吸困難」。診斷結果包括頸部、胸部多處受傷和「失血性休克」等,患者入院后「精神狀態一般,大便未解,小便正常」。
該病例的記錄時間為12日凌晨3:42。
有觀點認為,如果這份病例中的「樊維秋」就是撞人案的嫌犯,那所謂的警情通報就是在撒謊。
那麼,警察想隱瞞什麼呢?
封鎖消息
這一特大案件發生時,正值珠海舉辦大規模航展之際,中共當局嚴控相關信息傳播,並且刪視頻、刪文字,還干擾外媒的報導。
11月12日,英國BBC駐中國記者麥笛文(Stephen McDonell)前往事發的體育中心外報導時,被附近的「民眾」阻撓干擾,全程都被BBC拍攝下來。BBC報導稱,「說實話,這些做法並不會阻止報道的出現,只會讓中國(中共)的形象更糟。」
實際上,有一些中國媒體針對案情發出採訪報導,包含第一手資訊、現場目擊者的說詞等等,但報導在發出后大多都404了,僅剩下報導截圖在微信里流傳。
前新京報記者褚朝新在微信上撰文呼籲,「我們需要知道更多,也有權知道更多。」「我呼籲一邊敦促有關部門迅速查明真相、及時發布信息,一方面讓媒體深入採訪、真實報導」。
截至目前,也沒有其他媒體能夠深入採訪,相關資訊僅能依賴中國官方的說詞。
民眾悼念物品被收走
根據路透社、美聯社以及歐新社等幾家外媒回傳的影像,從11月12日,許多民眾自發在事發地點獻上悼念花束和蠟燭。13日,法新社記者在附近觀察到仍有居民在體育中心入口處放置鮮花,但所有花束自12晚間起就陸續被當局移走。一名參与搬移工作的人向法新社記者表示,他們是遵照上級指示行事。體育中心負責人則向法新社表示,那些悼念花束與蠟燭都被搬移到了體育中心內,但民眾不得進入這個專設的「靈堂」里。
中國媒體的報導大都轉發警情通報,沒有任何相關照片,只有大量的航空航天展覽會活動影像。
外媒評習近平指示
珠海撞人事件是過去六個月來震驚中國的一系列暴力事件中死亡人數最多的一起。12日,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罕見對此做出指示稱,要依法嚴懲兇手,各地區和有關部門要化解矛盾糾紛,「嚴防發生極端案件」,保障社會穩定。
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強則敦促地方官員做好風險隱患和社會矛盾排查化解,確保社會大局穩定。
華爾街日報表示:近期一系列致命襲擊事件發生的原因是,持續的經濟放緩削弱了人們對未來的信心。通常情況下,中共領導層只會就礦難或墜機等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的事件做出指示,習近平罕見對珠海撞人事件表態,反映出中共政府擔心,公眾對經濟不確定性的不滿情緒會演變成暴力事件。該事件「觸碰了中共政府最擔心的問題:社會動蕩可能會讓人們質疑共產黨的執政能力」。
由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經濟學家羅斯高(Scott Rozelle)和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社會學家懷默霆(Martin Whyte)牽頭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中國人越來越將經濟不確定性歸咎於體制的不公平性。
時評人士鄧聿文也在社交媒體X平台上貼文表示:過去這種事上不了習的法眼,除了事件的性質嚴重外,當局已經意識到民間的這種對當局的軟性反抗,雖然形式上是針對民間,如果蔓延開來,將會構成對中共統治的一大威脅,所以必須要遏制下去。
鄧聿文說:過去幾年,發生了很多針對無辜平民的泄憤事件,只不過這次造成的後果特別嚴重。「這種社會戾氣是誰造成的,當然是(中共)當局!」
鄧聿文認為:樊某或許沒有要反抗當局的意思,但是他選擇體育館開車撞人,難道他不知道珠海正在搞航展,全球媒體雲集?我認為他是有想借航展把這個撞死人的效應弄得天下人皆知這個想法的。現在這個事情的出現,輿論效果蓋過了珠海航展,讓許多人再次關注中國社會的這種民間對民間的無差別的泄憤和殺人現象。因此,從客觀後果看,該起事件(再強調一句,我說的這起事件而非這個人)讓輿論探究這背後深刻的社會根源。那這背後的根源是什麼,不是很清楚了嗎,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起到了對中共軟抵制的作用,讓越來越多人看到當局的治理把個中國搞成戾氣一片,人人都在其中深受其害。
中國無差別攻擊事件頻發
近年來,在中國發生的無差別攻擊事件頻率越來越高。不完全統計,2024年1月至11月11日,共計18件攻擊殺傷事件,當中有5起是汽車或交通工具衝撞人群,兇嫌幾乎都是壯年至中年男性,只有5月江西小學殺人案為45歲女性犯案。
7月份,長沙發生駕車衝撞路人兇案,導致8人死亡;10月份,一名男子在上海一家商場持刀行兇,當場殺死3人,15人受傷;9月份,一名日籍兒童在距離珠海155公里左右的深圳前往學校途中遇害,在日本引發強烈反響。
據網路不完全統計,2023年至2024年中國汽車衝撞人群事件就有25起。包括2023年1月11日發生在廣州天河路體育東路口的一起小車碰撞行人的事件,造成6死20餘人受傷。
儘管在珠海駕車殺人案后,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依然堅稱中國是「世界上最安全、刑事犯罪率最低的國家之一」。中國(中共)政府「一直並將繼續」採取有效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社會穩定,也將一如既往地確實保護境內所有外國人的安全,併為中外企業提供「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
林劍還表示,此案並無外國公民傷亡。
不過,這些言論似乎難以讓外界安心。12日,日本駐廣州總領事館發出預警,指近期中國已發生多起惡性事件,提醒日本人與中國人交談時,注意周圍環境和言行舉止,避免晚上獨自外出,即使白天也不要用日語大聲說話,外出時尤其要對有人群聚集的地方特別小心。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誠邀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
- 🔥澳洲禁聞安卓APP,其它網站沒有的澳洲禁聞
-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 🔥解鎖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 🔥治國大道:修身、齊家、管理、治國的大智慧
本文章或節目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85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