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對川普貿易戰2.0 中共準備出此下策 國際半導體大廠加速離開中國

2024年11月16日 21:33
中美關係
中美2.0即將到來。(圖片來源:REUTERS/Dado Ruvic)

希望之聲2024年11月15日】(希望之聲記者賀景田綜合報導) 英媒最新報導,有方面的國際風險分析師稱,已經準備報復企業來應對新一輪貿易戰。中共方面還期望關稅政策引起更多國家的不滿而從中漁利。不過,中共的危機迫在眉睫:外資正加速離開中國,尤其國際大廠,紛紛加快了逃離的腳步。

英媒:中共準備報復美業應對2.0

英國《金融時報》11月14日獨家報導,方面的顧問和國際風險分析師表示,如果當選總統川普重新點燃美中之間的貿易戰,中共已準備好對美國企業進行報復。

2016年川普政府對實施了更高的關稅、更嚴格的投資控制,並對企業祭出制裁舉措。

然而,在過去八年中,北京方面引入了更全面的新法律,允許將外國公司列入黑名單、實施自身的制裁,並切斷美國企業進入關鍵供應鏈的渠道。

北京大學全球合作與理解研究所執行主任王棟表示:「這是一個雙向的過程。中共當然會嘗試以任何方式與川普總統接觸,嘗試談判。但是,如果像2018年那樣,通過談判無法取得任何成果,我們必須戰鬥,我們將堅決扞衛中國的權益。」

中共現在有一部「反外國制裁法」,允許它對其他國家採取的措施進行反擊,還有一份「不可靠實體名單」,列出了它認為損害了其國家利益的外國公司。擴大后的出口管制法意味著,中共政府還可以將其對稀土和鋰等數十種資源供應的全球主導地位武器化,這些資源對現代技術至關重要。

諮詢公司Control Risks的中國分析負責人Andrew Gilholm表示,許多人低估了北京方面對美國利益可能造成的損害。

Gilholm指出了中共最近幾個月的「警告性」行動。其中包括對美國最大無人機製造商、烏克蘭軍方供應商Skydio的制裁,禁止中國企業向該公司提供關鍵部件。

北京方面還威脅將品牌包括Calvin Klein和Tommy Hilfiger的PVH公司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此舉可能會切斷這家服裝公司進入中國市場的渠道。

「這隻是冰山一角,」Gilholm表示。他補充說:「我一直告訴我們的客戶:『你認為你已經把地緣政治風險和美中貿易戰考慮在內了,但你沒有,因為中共還沒有認真報復。』」

此外,中共還在努力提高其技術和資源供應鏈抵禦美國制裁的能力,同時擴大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尤其是那些不完全與美國立場一致的國家。

中共一直在努力提振經濟,但外界懷疑中國能否實現今年5%左右的官方增長目標,這是中國幾十年來最低的增長目標之一。

中共還期望川普的關稅政策引起更多國家的不滿而從中漁利。

北京諮詢公司Trivium的中美貿易分析師Joe Mazur表示,中共可能會利用川普更廣泛的「保護主義傾向」。川普承諾,將對所有輸美商品徵收至少10%的關稅。

Mazur說:「假如其他主要經濟體開始將美國視為一個不可靠的貿易夥伴,他們可以尋求與中共建立更深層次的貿易關係,以尋找更有利的出口市場。」

國際半導體大廠加快腳步離開中國

不過,事實似乎並非如此。目前,在中國的外資半導體大廠因川普重返白宮而加速離開中國。

據韓媒《朝鮮日報》11月15日報導,三星電子、SK海力士為應對美中貿易戰風險下調中國工廠的產能,Hana Micron、Amkor等加速去中國化,三星電子半導體合作公司遷至

11月15日,市場調查企業Omdia和業界透露,SK海力士將修改原計劃以中國無錫工廠季度合計為準擴建57萬張晶片(半導體圓盤)的計劃,改為在韓國利川M14工廠、清州M16工廠擴大產能。

截至今年一季度,SK海力士無錫工廠的DRAM晶片季度產量為48萬片。原本計劃隨著DRAM需求的恢復而進行增產,但實際上該計劃已經泡湯。因此,在整個DRAM生產中佔40%的中國工廠的比重預計會下降。三星電子中國西安NAND快閃記憶體工廠也將大幅下調原定季度合計60萬張的生產能力(CAPA)。

隨著韓國半導體設備企業Hana Micron在中國運營的生產工廠不確定性增加,該企業目前正在東南亞地區擴大設備投資。公司方面人士介紹說:「不僅是Hana Micron,包括美國安靠科技(Amkor,世界最大半導體后工藝企業)在內的跨國企業也在加快『去中國』的速度。」

韓媒引述路透社此前報導稱,安靠科技在投資16億美元,正在建設20萬平方米的后工程工廠。Amkor方面表示,這家工廠將成為具備新一代半導體封裝能力的最廣泛的最尖端設施。新工廠安裝的部分設備將從中國工廠轉移過去。

繼三星顯示器在越南新設人民幣約123.6億元規模的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工廠后,還有人提出了三星電子半導體部門(DS)投資的可能性,在此情況下,三星電子的合作公司也開始對越南進行投資。韓國半導體封裝公司西格尼蒂克計劃投資1億美元,在永福省的霸善工業區建設生產工廠。

世界最大車載半導體企業德國英飛凌也從去年開始擴大在越南的投資規模。英飛凌計劃在越南河內設立研發(R&D)中心,將重點放在車載半導體驗證技術研發上,支持強化系統晶元(SoC)的需求和競爭力。

與此同時,隨著美國對華半導體制裁預計加強,最大的受惠者會是越南。為此,還出現了越南企業自主進軍半導體后工藝市場的事例。越南最大IT企業FPT最高投資3000萬美元在河內附近建設半導體測試工廠。消息人士表示,FPT將為1000平方米的工廠配備10台測試設備,明年初開始運行,截至2026年將處理容量增加3倍。

新加坡智庫ISEAS-尤索夫伊薩克研究所負責越南事務的研究員阮克江介紹說:「越南正在迎來一次順應全球供應鏈重組的潮流,將經濟增長模式從勞動密集型產業轉變為以半導體為中心的高科技產業的機遇。」

化解當代最大威脅 幫助結束中共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邀請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

本文章或節目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85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