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殺盡百官挾持皇帝的宮廷政變,還沒行動就結束了
來源: 讀宋史的趙大胖 作者: 齙牙趙
南宋寧宗開禧三年(公元1207年)十一月,因為北伐失利導致的巨大壓力,力主用兵的韓侂冑被史彌遠和楊皇后聯手誅殺,南宋和金國隨即開始和談,並於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九月達成了和議。
隨後,朝廷就開始追究主戰派的責任,當然也包括那些為了討好韓侂冑,在用兵之前不斷建議北伐的人,以及在和談以後還喋喋不休為北伐叫屈的人。
比如當時的浙西提刑司檢法官劉鐸,他就為北伐叫屈,被抓到了大理寺審問,結果他沒扛得住,就把另一個叫羅日願的同政見者供了出來。
而羅日願自己也是有「污點」的,他在北伐之前因為上書給韓侂冑出謀劃策,還被韓侂冑提拔為忠義軍統制,白紙黑字的證據擺著,都不好抵賴。
本來羅日願這種芝麻綠豆的小官是沒人專門去收拾的,韓侂冑權傾朝野之時,討好他的人多了,羅日願能算老幾?只要他乖乖地不說話,也沒人管他。
而大理寺也是這個意思,覺得真要是追究起來,一個一個查下去,朝廷裏面剩下能上班的人就不多了,乾脆就算了吧。
但是羅日願怕了,他決定干一件大事來扭轉這個擔驚受怕的局面。
他當時住在臨安城的沙皮巷,於是悄悄糾結了一批混混,到了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二月,他找了殿前司中軍訓練官楊明,以及他的幾個手下張興、徐濟、趙珉等人,借口要鎮壓湘贛邊界的黑風峒起義為名,開始糾集訓練軍隊。
當時史彌遠因為母喪回寧波丁憂被宋寧宗起複,羅日願等人計劃等史彌遠渡江、百官去迎接他的時候發動兵變,到時候張興率領一千士兵從埋伏的船里衝出來殺盡史彌遠在內的百官,然後從水門衝進皇宮,劫持宋寧宗為人質,逼著他任命羅日願為樞密使,徐濟為參知政事。
你別說,他們這個計劃還真的說動了不少能夠靠近宋寧宗的下級文武官員,聯絡的人越來越多。
三月份,羅日願盯上了一個京城衛戍部隊的小武官景德常,帶著徐濟、趙珉將他約到西湖胭脂嶺,邀請他加入,許諾事成之後讓他擔任戶部尚書兼臨安知府。
景德常沒有立刻答應,說回去思考幾天。就在他思考的時候,羅日願團伙內部出問題了,未來的參知政事徐濟害怕了,他覺得老是跟這幫低級官員一起混,前途不太光明,成功的可能性太小,於是乾脆就去臨安府舉報了羅日願的謀反行動。
你就說神奇不神奇吧,這次舉報沒能成功,因為臨安府不相信羅日願這種人能夠聯動這麼多力量,覺得要麼是捕風捉影,要麼是挾私報復,沒理徐濟的舉報。
本來羅日願已經躲過一劫了,但是隨著他聯繫的人越來越多,消息逐漸包不住了,很快,殿前司另外一個訓練官(楊明的同事)黃沖就知道了這個消息,他不想參与謀反,但是想立一個大功。
於是他單槍匹馬去殺羅日願,準備帶著他的腦袋去請功,誰知道沒能成功,被羅日願的手下打了回來,但是他也沒有上報,而是默默地就回去接著上班了。
眼看紙包不住火了,一直沒有給答覆的景德常想明白了,他當機立斷繞過臨安府,直接給皇帝投匭上書。
這下,宋寧宗知道了,立刻就讓大理寺來抓人、審查。
臨安府為了掩蓋自己沒有受理徐濟舉報的過錯,還藏起了舉報信,後來還是在御史的追查下交了出來。
五月,案件的處理結果出來了:
羅日願凌遲處死;趙珉、張興等骨幹分子斬;一批知情不報者,當街杖死;徐濟、黃沖等人有立功表現,免死刺配嶺南。
羅日願的家人也沒能倖免,他的弟弟被刺配南恩州(今廣東陽江),妻子張氏脊杖送封州(今廣東封開縣)土牢編管,兒子年紀尚幼怕打死了,送吉陽軍(今海南三亞)收管。
至於景德常,因為揭發有功,被升為武德郎,浙西路兵馬都監,賜錢三千緡、白銀五百兩。
至此,這一場盡殺百官、挾持皇帝的宮廷政變,就被扼殺在搖籃之中。
人人都想當趙匡胤,但是趙匡胤政變時聯繫的都是高級官員,羅日願既沒有這個資源,也沒有這個能力,宋寧宗都沒出動軍隊來剿滅,單憑大理寺的司法程序就把他們一網打盡了。
真以為趙匡胤設計的這一套制度,外戰可能一般,但是防政變那是頂級的。
- 🔥澳洲禁聞安卓APP,其它網站沒有的澳洲禁聞
-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 🔥解鎖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 🔥治國大道:修身、齊家、管理、治國的大智慧
2024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