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 情系中華

廣州奶茶店一段「發瘋視頻」流出,全網震怒:毀三觀

每晚十點給你說晚安 ,文章內容不知真假,也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戳上方藍字:每晚十點給你說晚安關注

再點右上角【…】選「設為星標」,每日好文不錯過!

或點擊上方卡片關注,訂閱每天精彩內容

作者:拂蘇

來源:勵職派(ID:tmp_356139977)

萬萬沒想到,人可以理直氣壯到這種地步。

11月13日,

員小娜(化名)如往常一般在櫃檯忙碌。

突然來了一個小男孩。

他端起櫃檯上已經製作好的奶茶,插上吸管就開始喝。

態度自然地,好像這杯奶茶就是他點的。

可實際上,這杯奶茶和他沒有一丁點關係。

意識到奶茶「被偷」,小娜迅速鎖定男孩逃跑的方向。

發現他媽媽和哥哥/弟弟就站在店門口等著他。

於是便上前和媽媽理論起來。

正常人家長遇到這種情況,肯定會掏錢賠償。

畢竟做錯了,就得認。

但這位寶媽是怎麼做的呢?

她氣勢洶洶地反問小娜:「誰讓你把奶茶放那的?」

任誰聽到這樣的胡攪蠻纏,都無法保持淡定。

小娜也不例外。

她脫口而出就是一句:「小孩偷奶茶還有理了?」

結果這句話直接點燃了小孩媽媽的怒火。

她猛一下竄到小娜面前,抬起腳狠狠踹向小娜。

就這還不夠。

她趁機扯小娜的帽子,抓著她的頭髮狠拽到一邊。

又拳打腳踢了一陣才罷休……

小娜無力反抗,只能被動挨打,時不時發出陣陣慘叫。

路人和其他店員聽著動靜,紛紛圍了過來。

多虧好心人及時出手,

才制止了這個「瘋女人」,將小娜解救了出來。

此時的小娜狼狽不堪——

她蹲坐在地上,雙手抱頭,似乎還沒有從那場噩夢中醒來。

可事情還沒結束。

很快另一個受害者出現了。

小孩媽媽打完人後想離開,被匆匆趕來的保安攔下。

稱已經報警,馬上就來。

但小孩媽媽豈肯輕易就範?

她對著魁梧的保安先是上腳猛踹,

然後趁對方不注意,朝著他的手臂狠狠咬了一口!

男保安倒也沒慣著她,上來就是一巴掌:

「啪!」

這一刻,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心中給保安暗暗鼓掌……

雖說孩子媽媽是女流之輩,可這撒潑的樣子實在讓人難以招架。

原以為一巴掌能讓她徹底清醒,沒想到更加瘋狂了。

見走不了,她先是找了個凳子坐下,

然後當著兩個孩子的面,從包里掏出一把刀,對著人群不停地比劃!

那面目猙獰的模樣,嚇壞了一眾行人。

幸好帽子叔叔趕來及時,這才解除了危機。

結合孩子媽媽一系列舉動,

要說精神有問題,偏她還能強詞奪理「護犢子」。

要說她正常吧,

好像沒哪個正常人會「逮誰咬誰」,也沒有哪個正常人會隨身帶刀?

唯一可能的解釋就是,她在裝瘋賣傻。

試圖用「我橫我有理」,來掩蓋錯誤、逃避責任。

有意思的是,

任憑媽媽如何情緒激動,她的兩個孩子都在一旁冷漠地看著。

既不阻止也不哭鬧,彷彿所有的事情都和自己無關。

或許類似的場景,他們早已司空見慣?

如果真這樣,那才細思極恐。

有句話說得好:

「當你發現一個孩子有問題,

千萬別試圖和他們的家人溝通。

因為你會發現,孩子是家裡病的最輕的一個。」

兩個孩子的行為舉止,讓我不得不懷疑:

是不是他們偷東西也沒關係,因為媽媽會「發瘋」跳出來維護他們?

或者,

每一次媽媽「發瘋」他們都能嘗到甜頭,所以才敢肆無忌憚地去偷奶茶?

我不敢想。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父母,打著維護孩子的旗號,對別人施加暴力。

妄圖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和自己免於承擔責任。

實際上,不過是自欺欺人的手段罷了。

2022年8月22日,一家內。

有個在觀影期間,不停用腳踢前排座椅,嚴重影響王女士的觀影體驗。

王女士起身和孩子父母交涉。

誰知兩口子不但置若罔聞、不予理睬,

還趁著王女士落座后,用腳猛踹王女士的座椅靠背。

王女士猝不及防,被巨大的彈力擊中頭部。

考慮到不能影響其他人,王女士先吃下了這個虧。

電影散場后,王女士與踹座椅的孩子父親溝通,想要他們一個解釋和道歉。

然而,對方非但無愧疚之意,反而像一頭瘋牛般衝到王女士面前:

「信不信我一巴掌打死你!」

好在工作人員及時制止,才沒有出現更大事故。

最終熊孩子父親涉嫌惡意挑釁、羞辱和恐嚇他人,而被處罰。

孩子父親的行為動機不難理解。

他和前面發瘋的媽媽一樣,害怕孩子遇到挫折或面對責任,

不顧一切地想「保護」孩子,為孩子撐腰。

毫無疑問,這樣的父母的確能為孩子遮風擋雨。

但卻無法培養出一個有責任心的孩子。

他們對孩子的過度保護,往往演變成無底線的包容和溺愛。

導致孩子失去對規則的敬畏,越來越目中無人。

而且,家長「護」得了孩子一時,能護得了一世嗎?

孩子總有落單的時候。

一旦他在外惹是生非,多的是「教育」他的人。

熊孩子公交上故意踢人被狂揍

或者換種方式,

孩子繼承了父母的暴力與粗魯,誰讓他受委屈他就打誰。

那結果就更糟糕了。

帽子叔叔該出手時就出手。

就算孩子年紀小被暫時網開一面,

但他總有長大的一天,也總有能承擔法律責任的一天。

到那時,隔著鐵窗,還「橫」的起來嗎?

☉作者簡介:大家好,我是拂蘇,一個時而清醒、時而糾結的文藝。本文首發於「勵職派」(ID:tmp_356139977),轉載請聯繫公眾號。

滑至底部評論區,歡迎留言評論

還沒有關注的新朋友點擊下方卡片

關注十點君 加★星標★

看更多深度好文章

您點的每個「在看」,都是對我們的鼓勵

點擊 分享 到好友圈,讓更多人看到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