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戰敗——中國損失了什麼
轉自:新世紀,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Tseyu
品蔥 20241213
隨著俄烏戰事逐步吃緊,中共外交專家與伊朗及其什葉派之弧共同策劃了阿克薩洪水行動,打擊以色列來轉移美國的注意力。中國在這一行動當中主要充當了什葉派武裝的錢袋子和武器來源,中國的外交代表們則照例在聯合國發表”一貫的”和”明確的”說辭。然而,另中國外交部始料未及的是,僅僅在12月3日發表”支持敘利亞打擊恐怖主義”的言論一周后,阿薩德政權便宣告倒台了。
這件事充分暴露了中國官僚機構的反應遲緩,未能及時作出決定。更致命的是,中國從此失去了在未來5-10年將衝突維持在遠離本土的地區的機會。中國的總參謀部變得像1939年的莫里斯·甘末林,只具備在周邊打防禦性戰爭的能力和意願。那麼中國是否有可能挽救阿薩德政權呢?我認為至少中國具備一定的能力。
首先要清楚阿薩德政權倒台的真正原因,並不是反對派得到了多少武器援助(根據華盛頓郵報的披露,烏克蘭僅援助了20名無人機飛手和150架FPV),而在於政權內部人心浮動。很多人提前得知了俄國和伊朗的實質性援助已經撤離,深諳內部的空虛,所以選擇與外部叛軍合作。真正的崩潰並非是裝備或者軍事的崩潰,而是信心的崩潰。在這種情況下,只要中國能夠穩住阿薩德政權的信心,那麼即便在現有裝備下(幾乎所有重武器都在政府軍手裡),阿薩德政權支撐三個月是沒有問題的。
那麼其次,中國從哪裡可以干涉敘利亞的局勢呢,答案就是中國唯一公開的海外軍事基地——吉布地。只要從吉布地沿紅海穿過蘇伊士運河,就可以迅速將兵力部署到地中海東部。中國只需要派出一個航母編隊,再起飛幾架次飛機,加上中國一貫慷慨的財政援助和投資,就能夠很輕鬆的穩住阿薩德政權,並接管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影響力。
但是中國軍委的將軍們並未想到以上這些,他們甚至可能忘掉了中國在紅海地區還有一個軍事基地,他們的目光全被對岸的台灣和美國俘獲了,以至於判斷力連朝鮮的金將軍都不如——至少後者很清醒的看到把衝突限制在俄烏地區對朝鮮來說,比衝突發生在三八線更加有利。
那麼敘利亞為何如此重要呢,這需要我們回到2015年俄羅斯干涉敘利亞的原因上。歐盟各國之所以在明斯克綏靖俄羅斯,最重要的原因是俄羅斯把持了歐洲的能源命脈。但是歐洲各國並不會簡單吃下這個啞巴虧,任由自己被北溪管道所擺布。那麼最簡單的邏輯就是,歐洲需要與世界上最大的油氣產區,阿拉伯地區聯繫起來。
敘利亞的地理位置正是處於中東的十字路口。如果要修建一條從海灣直通歐洲的油氣管道,那麼就必須借道敘利亞才行。否則歐洲就只能選擇修建昂貴的LNG接收站,並通過海運輸送能源。這條油氣管道在21世紀的重要性不亞於19世紀的柏林-巴格達鐵路,所以對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來說,它們的外交政策只能像德皇威廉二世扶持奧斯曼帝國一樣扶持一個親西方的敘利亞政權。
俄羅斯準確的遇見了以上的危險性,所以出兵干涉敘利亞,不僅因為阿薩德政權是前復興黨政權,還是為了保證自己對歐洲的能源壟斷地位,從而確保歐洲永遠綏靖下去。敘利亞的倒台帶來的不僅是俄羅斯國家聲望的恥辱,還有俄羅斯油氣資源的末日。歐洲近期宣布未來將徹底禁止俄國能源,潛台詞就是敘利亞管道必須提上日程。
同時,對伊朗來說,阿薩德的倒台徹底切斷了什葉派之弧。真主黨雖然派了2000民兵援助敘利亞,但是不到48小時就狼狽撤回黎巴嫩了。黎巴嫩政府順理成章的關閉了敘黎邊境,並大規模逮捕真主黨分子。真主黨已成瓮中之鱉。近日還傳來加沙的哈馬斯對以色列讓步的消息,獨木難支的哈馬斯也只能儘快和談。未來如果油氣通過管道輸往歐洲,那麼胡塞武裝對曼德海峽的威脅也就大大削弱了。
敘利亞可謂是俄伊至關重要的核心利益所在。敘利亞的倒台長期還可能造成俄伊分道揚鑣。因為缺失了敘利亞,伊朗和俄羅斯也就缺乏合作的基礎了,伊朗內部的百姓已經厭惡了神權政治,民意普遍親近美國和西方。如果伊朗形勢發生變化,那麼拋棄俄羅斯是大概率事件。
至於中國,毫無疑問是僅次於俄羅斯的第二大輸家。中共專家空有挑動局勢的行為,卻缺乏控制局勢的能力,這一套空口白話徹底敗壞了中國的外交聲譽,中東各軍閥從此不會相信任何”中國的援助”,就像”中國的最後威脅”一樣。解放軍的高層就如同1939年的法國總參謀部一樣,腦子裡空有許多台海戰爭的幻想,對近在眼前的威脅卻視而不見。從巴基斯坦到土耳其的遜尼派平民,對於中國在新疆修建集中營的行為都是一清二楚的,HTS陣線中還有維吾爾武裝。只要敘利亞局勢稍微緩和,從烏茲別克到河中地區再到喀什,都會陷入戰火之中。
- 🔥澳洲禁聞安卓APP,其它網站沒有的澳洲禁聞
-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 🔥解鎖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 🔥治國大道:修身、齊家、管理、治國的大智慧
有些人可能會反駁說,中國在敘利亞並未有什麼投資,或者是沒有幾億美元的雙邊貿易,所以中國沒有什麼損失。這種看法是極為狹隘的,敘利亞的地緣重要性要遠勝中國外銷的那些義務小商品。同理,俄羅斯對中國的重要性也是遠勝歐洲的,雖然中歐貿易是中俄貿易的數十倍。共產黨高層對以上事實的認知都是非常清楚的,只不過今天來看,中共官員的怯懦行為已經公開化。這也預示著未來衝突只會在中國周圍展開,中國已經失去了建立戰略緩衝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