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勢非常嚴重,大家極限存錢吧

2024年12月17日 8:14

人格志 ,文章內容不知真假,也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幾天前,朋友打來語音,本以為是和以往一樣閑聊,沒想到是一件令人後怕的大事。

趁著這個機會和大家說兩句心裡話,希望大家能引起重視。

他說,不是不得已,自己是張不開這口的。主要是家裡的老母親前段時間,砸了十幾萬,人才好不容易從ICU中搶救回來。醫生說,想保證今後的生命質量,還得做心臟搭橋才行,至少要再付出幾十萬。

作為多年朋友,我很想去幫助他,但同時心裏又很糾結。

借錢吧,知道治病是個無底洞,還上這筆錢遙遙無期,自己手頭也沒那麼寬裕。不借吧,心裏又實在是過意不去……

最後擰巴了半天,轉了幾萬塊錢過去,想讓自己內心好受點。

說實話,到現在我都沒緩過來。在現實面前,我真的做不到和年輕時一樣,把情誼看的比什麼都重了。

仔細想想,雖然生活看似光鮮亮麗,但其實每一步都如履薄冰,一點風吹草動就可能掉進冰窟里出不來了。

想起之前看過的一則新聞

江蘇的吳先生,39歲,當了半輩子老師,安守本分,兢兢業業。而就在前幾天突然出現在論壇上,請網友投票決定的生死。

他父親騎不慎摔倒,沒想到一次小意外竟造成了嚴重後果,脊椎受損、肺部感染。

從家鄉轉去省會城市的醫院,做完兩次手術休養半個多月後,父親終於慢慢好轉。

可是一家人剛出院回到家中,父親的傷口卻又開始化膿,同時出現顱內感染、腦脊液漏、切口感染等問題。

父親不得不再次住進ICU,一天花費少則兩三千,多則五六千。

醫生告訴吳先生,如果保守治療,短期內他父親就可能有性命之憂,有可能下周末都撐不到。

如果做,康復的幾率也很小,一百萬花下去也不排除人財兩空的結果。

雖然吳老師和妻子都有工作,父親也有

但醫保能保的部分十分有限,加上後續未知的龐大治療費與康復費用,這無疑是壓在這個普通雙薪家庭頭上的一座大山。

為了省錢,吳老師六七十歲的老母親甚至不願意去住旅館,一直在醫院長椅上過夜,看著一把年紀還要受苦,作為兒子他實在是心疼。

但他除了是兒子,還是丈夫和父親。

如果傾家蕩產,舉全家之力也沒保住父親,那麼活著的、妻子和他就要長期負債,承受居無定所,艱難度日的絕望。

種種考量,萬般糾結,遲遲下不了決心的吳先生決定發起投票,將父親的生死交給網友。

毫不意外,網路一片罵聲:還沒盡全力就讓一群陌生人來決定親爸的生死?這配當老師?

吳先生配不配當老師我不做評價,但憑藉我多年的社會閱歷,在「老人和小家之間怎麼選」這個世界難題上,大多數人其實都會選後者。

孩子患病,家長大多會砸鍋賣鐵、不惜一切,而年邁父母患病,成年子女首先權衡的是錢,是現有生活是否會受影響。

因為當上有老、下有小時,「救不救」不只是良心問題,還是一個有限資源的可持續分配問題。

試想,若能負擔得起,誰會在老人與小家之間徘徊猶豫?誰會糾結于計算錢與生命哪個價值更高?

沒進醫院的你,根本不知道錢有多不經花。

拿最常見的癌症來說,住院費、、護理費、設備使用費等,隨便一圈下來可高達幾十甚至上百萬,輕易就能將一個家庭幾代積蓄全部沒收。

如今的我們,萬事順遂的時候,一切看起來都還過得去。但意外一旦來臨,大多都招架不住。

不敢想,萬一哪天我倒下了,年邁的父母如何安享晚年,孤身的伴侶如何支撐整個家庭?

我們很難避免一輩子不遇到這些事情,也無法避免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衝擊。但是有兩樣東西是我們可以決定的:

第一,是面對苦難的態度。

第二,是未雨綢繆的準備。

至於如何準備?思來想去,發現其實也沒太多的辦法,就兩條路:

1、在利用好槓桿的同時,還要不斷增加收入、控制開支,掌握儘可能多的存款,以應對可能出現的意外。

2、對於結餘比較少、收入增幅比較慢的讀者,可能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自己和家人的保險配置齊全,用儘可能少的錢,把自己不能承受的風險轉嫁給(本文不推薦任何保險產品)

關注我的老粉絲都知道,一直以來我都在建議大家一定要把保險配置齊全,那是因為,這些年我在醫院里見證了太多這樣的悲劇,而這些悲劇很多時候都是一份很便宜的保險就能解決的事情。

藉此機會,想再給大家做點簡單的保險科普,都是很實用的知識,希望大家耐心看完。

相信大部分讀者都已經參加了城鎮醫保或者新農合,因而可能會覺得已經後方無憂,那你就錯了。

雖然國家這些年一直在醫保方面做了不少努力,每年的靈魂砍價都能登上熱搜。但在感謝國家的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國家的醫保只是基礎,畢竟並不是萬能的。

比如,醫保可報銷的藥品有3000多種,在市面上15多萬種藥物中只佔很小一部分;而且在醫保起付線以內、封頂線以上、報銷比例外和醫保目錄外的醫療費用,都是要自己承擔。

保險的作用就是在遇到疾病、意外等風險時,幫我們承擔風險,把損失降到超低。

假設一場病可能要花費80萬,經過社保報銷和醫療重疾險賠付后,沒花一分錢,剩餘100萬拿來補償患病後5年家庭收入損失,生場病也沒影響家人正常生活。

關注我的讀者應該很多都是家裡的經濟支柱,我相信,動輒幾十、上百萬的治療費並非所有人都能輕易掏的起的,就算掏得起,那又得花多少年來追回這筆損失?

可以這麼說,沒保險的家庭就像一個脆弱的玻璃球,遇到衝擊整個家庭就碎了。而有保險的家庭就像是一個皮球,即使被打壓也能夠彈起來。

但一定要注意,保險不能瞎買。保險本身是有很高的門檻的,涉及金融、醫學、法律三方面知識交叉。

因為不懂相關知識,還有部分業務員為了提成進行銷售誤導,以致於很多人買貴、買錯,甚至最後賠不了錢的,大有人在,大家見過的也不止一個兩個了。

如果有一家專業平台,能清清楚楚告訴我們究竟買了啥、能保啥、該花多少錢合適,避免大家掉進買錯保險的坑,那對我們的幫助會非常大。

幾番對比之下,還是覺得老朋友大童最靠譜:

大童成立於2008年,是一家全國性保險服務機構,老牌的正規軍。2020年還躋身世界保險中介前20名,是全亞洲唯一入圍的保險中介企業。

它不屬於任何一家保險公司,是專門做服務的。不會未了解具體情況,上來就推銷產品,而是站在我們的立場,從140+家保險公司的產品里,幫忙篩選適合的產品。

大家在挑選產品前,都可以去找他們幫忙對比和挑選。

我體驗過他們的保障規劃服務,顧問會先了解我的基本情況,詢問我的需求,例如:

之前有購買過哪些保險產品?

家裡幾口人?家中的經濟支柱是誰?

想通過保險解決怎樣的問題?

家庭可支配收入以及保險預算有多少?

然後根據我的家庭結構、財務狀況、保障需求,站在我的角度,幫我規劃了一份詳細的家庭保障方案。

是真正的1對1量身定製,相比傳統機構還能節約30%-50%的費用。

(保險顧問詳細溝通后給出專屬的方案)

拿到方案后,顧問還一對一幫我講解,確保我能深度了解方案,對自己家庭的保障規劃更清晰。

真心希望大家都能去預約下這項服務,沒有保險的朋友,能知道應該買什麼、買多少額度才能解決家庭的問題,以及花多少錢才合理

已經買了保險,顧問也可以幫忙分析已有保單,幫忙看看買的值不值,方便及時查漏補缺

特意爭取了50個免費諮詢的名額給到大家,先到先得,下文可長按二維碼報名領取。

將爺粉絲專屬福利 

長按掃碼報名即可免費獲得價值500元專屬家庭保障規劃方案👇👇👇長按識別二維碼報名前50名免費【可升級】高端服務

大童還有獨特的線上服務+線下諮詢的能力,全國線下服務網點200+個,需要時有專人跟進理賠,省時又省心。

為大家特別爭取了50個免費諮詢名額,建議大家都趁這個機會,為孩子和家人做一份完整的保障規劃。

另外,這次報名成功的小夥伴,還給大家爭取到了1份額外專享福利!

免費獲得全網首發人手必備的《家庭保障規劃寶典》電子版一份!

這份地圖只送不賣,包含14+個模塊、41+張圖表和300+個知識點,簡單直觀,有趣易懂。

早規劃早安心,不僅是遠見,更是對自己和家人的負責!(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領取專屬福利,也可以通過點擊左下角的「閱讀原文」報名。)

將爺

第 2 次傾力推薦,限前50免費名額

手慢無!報名如下

👇👇👇

(長按識別二維碼領取,前50名免費

【可升級】高端資產配置服務

或點擊「閱讀原文」,立即報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