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 情系中華

英國媒體都看不下去了:直言習近平好蠢

希望之聲2025年1月5日】(記者李恆綜合報導)

英媒披露,中國豪擲6100億打造的,雖是高樓大廈林立,卻空蕩蕩了無人跡,淪為鬼城,押注該計劃最終實現容納500萬人的想法是愚蠢的。

《泰晤士報》報導,想將新區打造成人類發展史上的模範城市,並下令將國有企業和科研機構遷往雄安新區。然而,能否說服員工和他們一起搬到這裡是另一回事,目前街道上鮮有人跡。

一位Max Wang的年輕女性以「無聊」形容在雄安新區的生活,她說,社交生活不多,年輕人都在加班,休閑、社交的機會不多。至於找男朋友,就只能指望朋友介紹了。

另一位房地產經紀人則將家人留在,自己在雄安新區打拚,每兩周回家探望家人。他說,這裏(雄安新區)很安靜,人很少,「我已經很習慣了」。他稱每次回到北京,反而覺得不習慣,做什麼事都要排隊。

報導提及,官媒聲稱雄安新區已經擁有 120 萬人口,這項數據其實包括合併三個縣的所有居民,雄安新區的最終計劃是希望容納多達500萬人。

報導直言,鑒於習近平決心投入該計劃的資源和資本,押注該計劃最終實現的想法是愚蠢的,而且還要經濟成長能否從最近的低迷中復甦,這也需要時間,加上隨著中國一胎化政策后,人口數不斷減少,雄安計劃要解決的問題可能不復存在。

最近,在元旦新年致辭中,面對不斷下行的中國經濟,習近平也已罕見承認「當前經濟運行面臨一些新情況,有外部環境不確定性的挑戰,有新舊動能轉換的壓力」。

旅美經濟學者李恆青強調,經濟問題永遠離不開政治,尤其在中國更是如此,其實,中國的經濟問題有解決的辦法,就是要走向真正的市場經濟和法治社會,認真踐行這兩條路就一定會好;可是,面對習近平不斷強調要繼續深化改革開放,所謂的「改革開放」就是要加強治理,並用科學化的辦法治理,治理誰?就是治理老百姓,所以怎麼可能把經濟搞好,能搞好是偶然,搞不好是必然!

另外,按照慣例,新年之後的1號軍令,一般就是命令開啟當年的軍事訓練,也算是黨魁展示軍權的一種方式。

但從2023年初至2025年初,中共軍隊連續三年沒有按照以往慣例發布1號軍令。而今年的情形,中共官媒刻意淡化習近平,顯得尤其詭異。

中共軍委機關報《解放軍報》3號發表文章《解放軍和武警部隊紮實開展新年度軍事訓練》,內容有10段文字,卻極其罕見隻字未提習近平。旅美作家陳破空說:

這10段文字中,不僅沒有習軍委主席負責制,不僅沒有習近平強軍思想,沒有什麼聽指揮,讓習主席放心,對習主席負責,連習近平的名字都找不著。提都不提,軍方就是我搞我的訓練,跟你沒有關係。給人的感覺就是符合近期的傳言,就是習近平軍權旁落,或者是跟軍隊的關係漸行漸遠。沒關係了,跟軍隊沒有關係了。

香港資深媒體人顏純鉤認為,實際上自2024年北戴河會議后,中共政治風向就已經開始轉變,習近平的個人崇拜明顯降溫,「定於一尊」「親自部署親自指揮」「指明方向」這一類提法,在中共官媒就已經漸行漸遠,黨報對習近平個人的肉麻吹捧也漸次疏落。

此外,旅美時評人蔡慎坤也在X平台表達了質疑,他說,往年都是習近平親自下達一號開訓令,彰顯自己在軍中的核心地位,隨著大批將領遭到清洗,習近平的核心地位是不是受到空前挑戰?又是誰在暗中或公開挑戰他?

相關視頻:「習近平太蠢」——英國媒體都看不下去了;中共新年軍隊開訓,軍報罕見不提習近平

本文章或節目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861494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