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川普一舉動表明將兌現所有關稅承諾 中國經濟唯一亮點將熄滅

2025年01月16日 21:51
川普
圖為。(圖片來源:REUTERS/Carlos Barria)

希望之聲2025年1月15日】(希望之聲記者賀景田綜合報導) 周二發文稱,他就職當日將成立對外稅務局,彭博社報導認為,這表明川普將兌現所有承諾。有分析指出,美中貿易戰2.0一旦開打,作為中國經濟中唯一個引擎和亮點的出口將遭到致命打擊;儘管正在利用川普全面關稅政策「見縫插針」,積極拉攏核心盟友,但效果有限。

川普將成立「對外稅務局」

當選總統川普1月14日在他的社交媒體Truth Social上發文表示,他在宣誓就職的當天將成立對外稅務局(External Revenue Service),負責徵收關稅、稅款以及所有來自外國的收入。

川普寫道:「我將創建『對外稅務局』來收取我們的關稅和所有來自海外的收入。我們將開始向那些通過貿易從我們身上賺錢的人收費,他們終於要開始支付應該的份額了。2025年1月20日將是『對外稅務局』的誕生日。」

川普說:「透過軟弱無力的貿易協定,美國經濟已為全球帶來成長與繁榮,同時卻對自己課稅。現在是時候該改變這種情況了。」

川普並未提供這個擬將成立的新機構的細節,將其與國稅局(聯邦稅務局:Internal Revenue Service)進行了對比。國稅局是美國對內徵稅的機構。

至於這個新部門如何運作等問題,川普交接團隊尚未立即回應這類置評請求。

新機構的成立需要得到國會的批准,而川普將在國會享有強有力的支持,因為共和黨在眾議院和參議院都佔據多數席位。

關稅目前由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負責徵收。海關和邊境保護局的工作人員審查文件,進行審計,徵收稅款和罰款,然後將這些錢存入財政部的一般性基金(General Fund)。美國聯邦收入中來自關稅的貢獻不到2%。

彭博社:川普將兌現關稅承諾

彭博社報導認為,此舉預示川普上台後會兌現全面徵收貿易關稅的承諾。

彭博社報導指出,此舉突顯川普希望將對外進口徵收關稅的方式,塑造為一種抵消其政策議程所需成本的手段。川普曾誓言對盟友和對手都徵收關稅,將其作為給美國帶來更多收入、迫使企業帶回製造業就業機會以及抵消不斷增長的赤字的工具。

川在競選期間提出,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至少10%至20%的關稅,並對商品徵收高達60%的關稅。

去年11月,川普還表示,如果加拿大、墨西哥不能有效制止毒品和跨境非法移民,一上任就要對其徵收25%關稅,並對加征10%關稅。

根據路透社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由於美國關稅的影響,中國的經濟增長預計在2025年將放緩至4.5%,並在2026年進一步降至4.2%。

唯一的一個亮點將熄滅

海關1月1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出口同比增長5.9%,至3.6兆美元,貿易順差9,92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然而,這對中國經濟而言卻不是好的兆頭,因為目前出口是中國唯一一個經濟引擎,是中國經濟中唯一的一個亮點。如果川普貿易戰2.0開打,這唯一的經濟引擎可能也是最後的一個,唯一的經濟亮點也將隨之熄滅。

華爾街日報1月13日報導,中國經濟更加依賴出口,意味著更易受川普關稅政策衝擊。

經濟學家分析,美國要是對中國增加關稅,將會嚴重拖累中國的經濟成長,預估徵收一年關稅後,國內生產總值(GDP)將減少0.5%至2.5%,程度取決於中共的具體措施。

摸不到川普底牌 中共選擇更加有限

華爾街日報報導,一位中國外交政策方面的專家曾說,「正採取防禦性策略。」

與川普第一個任期內發動美中貿易戰時相比,中共此次在經濟上抵消川普關稅影響的選擇似乎更加有限。

在2018年初開始的中美第一次貿易戰中,方面曾大幅壓低匯率,從而讓中國產品在海外更便宜。到2019年年中,兌美元匯率從1美元兌人民幣6.3元左右貶值了約10%,至1美元兌人民幣7元左右。如今,人民幣匯率已經遠低於那時,在1美元兌人民幣7.3元左右,這表明,對於歷來重視人民幣匯率相對穩定的中共高層來說,進一步貶值的空間更小了。

中國製造商或許會延續第一次貿易戰後的做法,嘗試先將產品運往其他國家,然後再銷往美國。但現在對那些被中國用來將商品轉運到美國的國家,也面臨川普加征關稅的局面。全球對大量廉價中國出口產品的抵制可能會讓中國實施這一戰略難上加難。

北京面臨的困境是摸不到川普的底牌。川普2.0到底想達到什麼目的?是要中國購買更多美國產品,還是下定決心要脫鉤?還是像川普任命的總統特別助理兼首席副國安顧問黃之瀚所指出的,美中已經進入競爭的殘局階段?

中共見縫插針?積極拉攏美國核心盟友

面對川普貿易戰2.0,中共似乎正見縫插針,積極拉攏美國的核心盟友。

據中共官媒新華社報導,1月14日(周二)下午,中共黨魁同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通電話,再次祝賀科斯塔就任歐洲理事會主席,表示今年是中國(中共)同歐盟建交50周年,是「承前啟後的重要節點」。

對科斯塔表示,中國(中共)和歐盟有著強大的經濟「共生」關係,北京希望歐盟能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

習近平發表上述言論之際,中共正準備應對川普本月20日重返白宮后美國即將對中國產品加征關稅,並面臨與歐盟日益加劇的貿易緊張局勢。

中國和美國一直在針鋒相對地採取措施,限制對對方的技術和關鍵材料出口,而歐盟則對中國的電動汽車徵收關稅。

拜登政府本周早些時候表示,將進一步限制人工智慧晶元和技術的出口,繼續禁止向包括中國在內的國家出口。

電台1月15日報導,中共在川普上任之前積極拉攏美國的盟友,習近平同歐洲理事會新任主席科斯塔通話之外,中共外長王毅還會見了日本執政黨代表團;再加上南韓總統尹錫悅被捕后將舉行大選,親中的共同民主黨李在明勝選機會頗高,可望和北京改善關係。

報導引述學者分析指,這些國家執政者的態度頗為關鍵,因為川普提出向多國增加關稅,被中共視為可見縫插針機會。

南華大學亞太研究所所長孫國祥表示,近期一系列國際事件,顯示出中共積極拉攏美國核心盟友,試圖弱化美國在全球,尤其印太地區的影響力,但他相信效果有限。因為,中共或許能改善與美國盟友在經濟和外交上的關係,但安全和戰略層面,完全拉隴美國盟友的可能性較低。

台灣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所長李大中則表示,日韓和美國盟友領導人陸續更換,再加上川普提出對盟友加征關稅,讓中共認為有機可乘加之川普比較少談共同價值,可能讓北京會主觀認為有更多空間加大拉攏的程度。

化解當代最大威脅 幫助結束中共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邀請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

本文章或節目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86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