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一美女醫生改行當市長

2025年02月17日 11:37

徐雪芬札記 ,文章內容不知真假,也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一位的清華醫學博士陳楠改行擔任副市長的消息,曾在網路上引起廣泛關注:

據悉,這位清華醫學叫陳楠,1990年生人,醫學部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專業博士畢業。

2017 年參加工作,先後擔任過鎮長。

5年後,成都市委組織部發布幹部任前公示,擬任為彭州市副市長

陳楠的選擇尤為引人注目。她在未踏入臨床領域之前,就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從政,這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許多人認為這是對高級醫學人才的巨大浪費!

然而陳楠並非首個從轉為市長的案例!曾有安徽省第一人民醫院院長50歲提拔為副市長;市原副市長謝麗娟從醫28年步入政壇……

而且某醫療人才流動報告顯示,2018-2023年間臨床醫學畢業生轉行率達37.8%,其中頂尖醫學院博士轉行的比例五年暴漲400%

而同期公務員招錄中,醫學背景考生錄取率高出平均值2.3倍

也許每個人都有自我選擇的權利

選擇本身並無對錯!

那麼,是什麼促使「陳楠們」做出這樣的選擇呢?其實在當今社會,職業環境的不確定性和不安全性成為了許多年輕人關注的焦點。

對於醫生這一職業來說,高風險、高強度的工作特點以及執業環境的壓力,使得不少人在權衡利弊后選擇了其他道路。

此外,不同賽道和行業之間的差距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公務員職業的相對穩定性和較高的社會地位,成為了許多人眼中的優選

相比之下,醫生職業雖然崇高,但也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犧牲。在性價比的權衡下,一些人可能會選擇更適合自己的道路!

我們應該尊重每個人的選擇,同時也要深入思考背後的原因和問題。

如何優化醫療行業的職業環境,提高醫生的待遇和地位,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投身醫學事業,是我們需要共同面對的挑戰!

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工作不分高低貴賤,關鍵在於是否能為社會創造價值最大化

每個人都在自己的領域內發揮著獨特的作用,應該以開放和包容的心態看待不同的職業選擇~

來源:本文綜合整理自醫護家園、臨床志等平台信息;轉自:醫學課題中標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