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聲2025年2月18日】(希望之聲記者李慧綜合報導) 中共黨媒《求是》雜誌近日刊登中共黨魁習近平的舊文《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文章重申了所謂的「兩個維護」,即堅決維護習核心地位,並維護以習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與集中統一領導。有分析認為,黨媒此舉顯示習近平面對內部不穩、外部壓力加劇之下的一次強勢表態,也引發外界對中共內部權斗升級的關注。
「兩個維護」自2018年被提出以來,已成為中共政治體系中的核心口號,並被寫入黨章與紀律條例。然而,時至今日,習近平再次強調這一概念,表明其權威正在遭遇挑戰。
時政評論員王友群指出,習近平此舉可能與中共內部軍心不穩有關。長期以來,習一直致力於確保軍隊「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然而,習的親信、中共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主任苗華於2024年11月28日被宣布「停職檢查」,顯示連習「親信中的親信」都可能存在異心。這意味著,即便是習近平極力扶植的軍隊高層,也可能對他並不完全忠誠,令其感到極度不安。
王友群指出,近年來中共反腐行動不斷升級,但腐敗問題卻愈演愈烈。2024年,中共查辦的副省部級以上高官達58人,審判的億元貪官更高達37人,創歷史新高。軍隊與軍工企業的腐敗尤為嚴重,多名上將、中將及高級軍工企業高管相繼落馬。
習近平長期以來沒有確立接班人,並持續打壓潛在的繼任者。王友群指出,過去十年間,三位被視為可能接班的高官——薄熙來、令計劃、孫政才已被判刑,而胡春華、陳敏爾則被邊緣化。
近期,中共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的動向也引發關注。他缺席了哈爾濱亞冬會開幕式與巴黎AI峰會,原本屬於其職責範圍的活動卻由其他官員代替。旅美政論家陳破空認為,丁薛祥可能因涉及接班問題而遭到排擠。在中共三中全會期間,習近平健康出現異常,內部開始討論接班人選,而丁薛祥的「躍躍欲試」或許讓習產生戒心,導致他遭受冷落。
獨立時評人蔡慎坤在2月11日撰文,披露丁薛祥在中共已故前黨魁江澤民與習近平之間所扮演的微妙角色。
文章表示,丁薛祥在上海任職期間,替習近平盯著上海,更重要的是替習維護江家關係,而深得江家信任;同時,他也在為江監控習近平。
丁薛祥進入習近平的核心圈后,逐步在習身邊積累了極高的信任度和影響力,而他的政治靈活性以及對江派勢力的深刻了解,也讓他在中共高層的權力鬥爭中顯得遊刃有餘,使得他成為習近平的核心幕僚和重要助手,並逐漸淡化了其作為江澤民「監軍」的色彩。
在習近平逐步穩固其權力的過程中,丁薛祥的角色變得日益重要,不僅在中共黨務工作中扮演著核心角色,還在重大決策上為習近平提供了關鍵支持。然而,蔡慎坤表示,丁薛祥的背景始終與「江系」緊密相連。在習近平最終掌握中共最高權力后,丁薛祥這一背景逐漸成為了負面因素,甚至影響了他在中共高層中的位置與作用。
蔡慎坤還表示,在中共二十大之後,習家軍全面上位,隨之而來的是內部複雜的爭權奪勢。李強和蔡奇分別掌控浙江幫與福建幫,兩人之間的權力博弈逐漸浮出水面。在這一過程中,丁薛祥從表面上的習近平親信,逐步陷入了身居高位卻缺乏實權的尷尬局面。儘管他在中共政治局常委中仍然擔任要職,但在權力鬥爭與內部排擠中,丁的處境日益艱難,這已是不爭的事實。
習近平目前面臨的挑戰不僅來自黨內,也包括國內經濟與國際局勢的壓力。中國經濟低迷,房地產危機持續,地方財政困難加劇,青年失業率屢創新高。外部方面,隨著美國前總統川普可能重返白宮,美中對抗可能加劇。習近平的「大國外交」在俄烏戰爭和以哈衝突中站錯隊,使得中共在地緣政治上被進一步孤立。
時評人士蔡慎坤指出,中共內部目前處於極端不穩定狀態,北京政壇謠言四起,各派勢力蠢蠢欲動。習近平雖試圖透過黨媒宣傳強化自身權威,但內部裂痕已經加深,隨時可能爆發更激烈的政治對抗。
(本文依據了大紀元的相關報導)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誠邀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
本文章或節目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87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