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 情系中華

別把錢衝進馬桶!專家揭日常「漏財」5惡習

一名專家提醒,日常理財有5個不起眼但容易影響個人資產累積的習慣,能免則免。

庸庸碌碌工作加班,你的是否老是沒起色?美國財經媒體CNBC日前報導,阿洛卡(Michela Allocca)今年才29歲,個人凈資產已達70萬美元(約2294萬元),她提醒,除了投資,平日有5個看起來不顯眼、實則影響財產累積的花用行為,務必能免則免,不僅「節流補漏」有感,理財效果也更好,絕對有助於維持財務狀況穩健。

惡習1:錯誤購買不處理

買到不合適、不能用、不符預期的東西,你會退貨嗎?網路購物尤其常見,不少人覺得退貨很麻煩,要列印運送資料,還得包裝、送交郵寄或快遞。阿洛卡不嫌麻煩,堅持退還她買了卻發現沒用或不合用的物品:「我願意付些許運費,多走幾步路去寄送,只為拿回我的錢。」她提醒,有些東西買到手之後往往擱在一旁,但「買了東西不用,最是浪費」,若不退貨「等於把錢衝進」。

惡習2:錢存低利儲戶

阿洛卡不使用大型銀行的傳統儲蓄帳戶,因為利率通常極低,有些甚至僅0.01%,「基本上這等於沒有」。她建議把錢存在高收益的儲蓄帳戶,通常可從網路銀行找到,帳戶功能與傳統儲蓄帳戶相同,但利率更高。她指出,美國網銀儲戶利率目前約3%至4%,傳統類型儲戶平均0.54%。她建議儲蓄與支票帳戶最好分開,網銀高利率帳戶通常與支票帳戶脫鉤,這是另一個好處,能降低消費誘惑。

惡習3:愛用簽帳金融卡

美國29歲理財專家阿洛卡提醒,5種消費習慣能免則免。

阿洛卡所有刷卡消費都用而非金融簽帳卡(debit card),因為信用卡有消費回饋與消費保障。她指出,無論是旅遊積點或現金回饋均有助於「進一步利用已花掉的錢」,此外,信用卡的防詐騙保護通常更好,持卡人未經授權的消費提出投訴或解決帳單問題項目通常比較容易。但阿洛卡鄭重提醒,刷卡消費有個大前提,那就是沒有欠款,花銷不該超出現金償還能力,而且每月帳單務必全額支付。

惡習4:見促銷就下手

阿洛卡直言,大打折的促銷活動不一定等於省錢,因為還是花了錢,只是價格打了折,買了不需要的東西,不但沒省錢,反而造成實際開銷。為免這種情況,她建議取消訂閱商店發送的電郵與簡訊,修改帳號設定檔以限制商品促銷訊息推送,總之儘力減少誘惑。阿洛卡說,她只買自己真正需要的物品,而且確定支出符合財務設定,「我還是會買打折商品,但不會因為商品打折就入手」。

惡習5:懶得記帳

阿洛卡認為詳細記錄開支是最有效的理財習慣之一,「這能改變你的人生」。利用記帳或預算App、電子錶單、手寫筆記本都行,以此記錄、查看購買記錄,錢的去向一目了然,也能為日常支出決策提供很好的參考。她定期檢視開銷記錄,由此確認哪些開銷在日常生活有真正的價值,哪些則否,「這讓我管理財務更有自信,支出決策也更容易」,因為她很清楚該花什麼錢、能否負擔得起。好好記帳也能確保支出金額符合預算目標。

來源:中時新聞網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