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西南王薄熙來的瓜葛

2025年02月26日 23:31

我與西南王的瓜葛

劉孔伏

     我是研究歷史的,平時很留意同仁的動向與研究情況,知道大學歷史系薄小瑩副教授,其兄主政遼寧省大連市。查薄熙來早年履歷,知其「文革」中下鄉當知青後,於1972年招工返城在市二輕局五金機修廠當工人。「文革」結束後,鄧小平復出搞「改革開放」,1977年底恢復高考。在北京紅二代群體團伙里,薄熙來在最大的團伙當頭,被尊稱為「薄二哥」。令我沒有想到的是,他帶領小弟們混社會江湖時,竟然沒有忘記學習文化知識。高考恢復後,他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繫世界史專業,成為第一屆七七級大學生,於1978年2月入學。更令人驚詫的是,一年後恢復研究生招生,他又考上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國際新聞專業碩士研究生,於1979年9月入學[1]。這說明他確實是紅二代中的佼佼者,不僅有知識才學,而且有抱負理想。他所學的專業,均要求有外語成績,看來他外語水平不差。僅從這方面來說,他就勝過小學生不知有多少倍,簡直是雲泥之分、天壤之別。在黨內權斗中,歷來是逆向淘汰,薄熙來與昇遷結果就是有力的證明!

 

我與薄熙來的瓜葛始於2007年十七大後他在商務部長任上被總理溫家寶、副總理吳儀趕出國務院,外放出任委書記之時。 西南最大的工業城市,中共建政後曾是西南局所在地,由劉伯承與鄧小平主政。隨後西南局遷往成都,曹狄秋仍任市長,後來調去任上海市長,閻紅彥和任伯戈先後主政重慶。因此之故,重慶市地方勢力樹大根深,從來就不服氣由四川省管轄。「文革」後,中央先籌建三峽省,擬將重慶市作為省會,傳王兆國出任省委書記。幾經爭執變故,中央也無奈,最終只好把重慶作為第四個直轄市,由北京來的張德鄰任市委書記,四川省來的蒲海清任市長。但張、蒲二人爭權奪利,水火不容,實際上是京派幹部與重慶地方勢力爭奪較量。中央只好將二人撤換調京,下派出任重慶市委書記,調福建的包敘定任市長。

2001年10月,身任上海市委副秘書長併兼任市政府副秘書長的黃奇帆,被中央調到重慶任常務副市長,意思很明顯他將接任市長。人算不如天算,誰會料想到,他在副市長任上一呆就是十年,甚至被打入冷宮,邊緣化。賀國強在重慶被人們稱為「賀(和)得轉」,

也就是說他和地方勢力相處得好,相安無事,這也是中央所樂見的。重慶市直轄後,將涪陵地區、萬縣地區酉陽土家族自治區和永川地區等地市區縣劃歸重慶市管轄,地大人多,為全國四個直轄市之首。特別是涪陵地區書記,直轄後成為了重慶副市長,涪陵捲煙廠吞併了重慶捲煙廠,陪陵太極中藥廠吞併了重慶桐君閣中藥廠,他的勢力日益坐

大,形成了「涪陵幫」,與重慶舊的地方勢力抗衡,成為兩大幫派。賀國強與這兩大幫派相處都不錯,他特別看重依賴王鴻舉,亘相配合利用,擠走了市長包敘定,王鴻舉成為了代市長。

 

2002年秋末中共十六大後,賀國強入京任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交通部長黃鎮東來重慶任市委書記,王鴻舉也如意當上了市長。2005年12月,黃鎮東因「中招」而犯錯誤被免職,汪洋來重慶接任市委書記。汪洋在重慶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其思想開明,與重慶地方勢力格格不入,所以中共十七大後調任廣東省委書記。拿當時重慶傳言來說,他是被重慶地方勢力趕走的。

 

我之所以要談重慶地方勢力的情況,因為這對薄熙來很重要,才能知道了解他來重慶後所作所為的原因。2012年底,我去香港城市大學拜會鄭宇碩教授,他介紹我去界線街小賓館居住。第二天下午,香港《前哨》雜誌主編劉達文先生應約來小賓館會晤,我們談了兩個多小時,涉及薄熙來倒台事。他聽後說,外界不知道薄熙來與重慶地方勢力的爭鬥情況,在解讀其所作所為時沒有考慮這一點,不無遺憾!據我所知,中央任命薄熙來出任重慶市委書記後,他聞知重慶地方勢力強大,水很深,遲遲不願來重慶就職,前後拖了十八天。其實,他在四處活動,希望能夠換一個職位,甚至求見了胡錦燾,兩人發生了爭執。結果胡錦燾勸說他服從組織的安排,符合他的職位只有重慶市委書記,別無空缺,還是早點去上任吧。無可奈何,他向胡錦燾提出一些要求條件,特別是日後調人去重慶行方便,胡錦燾滿口應承。他這才悻悻然來到重慶,卻不去市委上班,整天去區縣基層摸情況,搞調查研究。 我對中共幹部一向沒有好感,也不愛與其接觸交往,避而遠之。儘管如此,聽說薄熙來出任重慶市委書記,我還沒忍住給他寫了一封信,贈送他八個字:「為政一方,造福百姓。」這八個字後來對他是有影響的,特別是在他發展重慶的經濟與社會治安方面。他在遼寧為政時期就重視招商引資,所以去國務院任職商務部長。在發展重慶經濟民生方面,他重用懂經濟的能人黃奇帆副市長,招商引資,大力推動發展民營經濟,創新成立地方投資公司,搞活地方金融投資,穩定房價,使重慶經濟走出困境,成為全國各省市經濟發展最快的地方之一。

 

有一天我出去買東西,剛出小區門,就看見一輛轎車停在路邊,旁邊站著一位司機,他把我攔住,叫我繞著走,甚感奇怪!後來我才知道,薄熙來下基層摸情況來到我們小區居委會,那位攔住我的就是他的轎車司機。中共幹部都是這樣,他可能向居委會詢問過我,聽說我是監控對象,他就不再過問,避免引起莫名其妙的麻煩。

 

我從未見過薄熙來,只是在電視屏幕上看見過他。記得第一次在重慶電視屏幕上看見他,是重慶計程車司機因油改氣事不合理而大罷工,他率領市裡幹部與計程車司機代表對話解決問題,由重慶電視台現場直播。他不愧是新聞學碩士,在第一次現場直播中亮相,完全體現了他的親民作風,贏得了市民的好感。現在無論如何評說他的好壞,這總比那些頤指氣使、滿口官腔的中共幹部要好些吧? 薄熙來在重慶的「打黑」最被人詬病,口誅筆伐,其實他為什麽要這樣做,卻無人知曉,有點無的放矢。據我所知作出分析,這裏面大有文章,牽涉著方方面面的現實問題。

 

重慶地方勢力強大,薄熙來這個外來幹部如何在重慶站穩腳根,進而全面掌控重慶,這是一個非常棘手問題。他到重慶後不去市委辦公室坐班,大概花了近一月的時間下地區基層摸情況,搞調查研究,掌握了重慶黨政幹部的現況與派系。然後他利用被邊緣化近十年的副市長黃奇帆以及重慶舊的地方勢力,與掌握重慶實權的「涪陵幫」市長王鴻舉對壘,從北京、遼寧等地陸續調來一些得力幹將,特別是調來公安部一級英模、遼寧錦州市公安局長以及大批遼寧公安幹警[2]。「唱紅打黑」首先是打擊「涪陵幫」人馬爪牙,抓捕懲辦前重慶公安局副局長文強為首的黑警察,排除異己政敵,掌控重慶時局。「唱紅打黑」之初,首先得到時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的支持,並且他親赴重慶視察取經。他上台後大搞選擇性反腐,實際上是「唱紅打黑」的昇級版,異曲同工。

 

 為什麽要「唱紅」?因為得到毛左們的支持擁護,所以論者眾口一詞評說薄熙來是一丘之貉,其實可能並非完全如此。人們不知道,中共黨內一直存在著搞憲政改革的呼聲與爭論,但卻遭到保守派和既得利益者的堅決反對,最終由中央一錘定音,

即後來「大喉嚨」吳邦國宣布的「搞五不準」[3]。薄熙來已是中央政治局委員,他要想實現自己的抱負和理想,當然要遵守貫徹中央的這一決定,「唱紅」是最好擁護和宣揚,何樂而不為呢?

 

「唱紅」顯然對中共統治有百利而無一害,為什麽還遭到黨內不少人的批評反對呢?這其中原因錯綜複雜,牽涉著黨內權力之爭、派系之爭和個人恩怨等等。據我所知,重慶「涪陵幫」幫主王鴻舉的後台老闆賀國強等人就堅決反對薄熙來「唱紅」

,因為他們有利害衝突,水火不容。因此之故,薄熙來也針鋒相對,動員拉攏支持擁護者來重慶為自己站台,以壯聲勢。其中至少有兩人不得不說,一是陳毅元帥的大兒子、中國對外友協會長陳昊蘇[4],一是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5]。

 

 中共培養的紅二代第一個接班人是陳昊蘇,他在1984年就當上了北京市副市長,1987年調任國家廣播電影電視部副部長。他和他父親一樣愛好文藝,他上任副部長後一番講話,大談文藝創作要百花齊放,要創作自由,不可橫加干涉。這番講話讓黨內外震驚,中央認為他太不政治正確了,急忙調他去中國對外友協任會長,也就到頭了。當時我聽到他這番講話,大出意外,就立即給他寫了一封稱讚支持的信。

 

我歷來關注儒學研究,聽聞中國人民大學於2005年成立了國學院,就給其校長紀寶成寫了一封信(此信收入該校國學院成立院刊),隨後就收到他的回信:

   劉孔伏先生:

           來函敬悉,遲覆為歉!     

           衷心感謝您對人民大學國學院的關心,所提意見與建議已轉交我校國學院,請他們認真研閱。

        望今後多加聯繫!

             順頌

夏安!

                                                紀寶成

                                    二零零五年八月十二日

 陳昊蘇是薄熙來的鐵哥們,他與紀寶成分別受到薄熙來的親切會見,重慶電視台做了新聞報導。

至少他們二人向薄熙來詢問了我的情況,這引起了薄熙來的重視,命令公安局長調查上報。

       與此同時,薄熙來把石柱縣作為扶貧樣板,石柱縣委書記盛婭農女士自然是其心腹紅人。石柱在明代是土司,出了個巾幗英雄秦良玉,明末勤王名滿天下。盛書記為了宣傳石柱,投資拍攝電視劇《明代女將秦良玉》,劇本由石柱籍作家撰成初稿,再由北京著名影視編導修改定稿。當我看到修改定稿本時,我給薄熙來寫了一封信,大意是說明代土司很多,大多不入史傳,秦良玉入《明史》土司傳,功績在於她勤王帶兵入京,此劇本迴避勤王事不寫(主要涉及歷史上民族矛盾),就沒有拍攝價值。薄熙來在北大是學歷史的,他知道我的說法頗有道理,就阻止了盛書記拍攝這部電視劇。

       大概公安局調查我的情況已經很清楚了,我除了與中外學人聯繫交流廣泛之外,並無不法行為,薄熙來看了調查報告後就撤銷了對我的監控。不久地段戶籍警就帶公安局的領導上我家,叫我不要與海外學人聯繫,在家安心研究歷史就可以了。後來在網上拍賣我以前給鄧小平的上書信,就是從這個案卷中流出的,這也證明薄熙來撤銷了此案。現在無論如何評論薄熙來,他對我做了這件好事,不應該被埋沒。

       薄熙來在「唱紅」上遇到了挫折,他也很明智,他對「唱紅」做出新詮釋:唱紅不是僅唱革命歌曲,而且是唱古今中外經典歌曲,激勵人心蓬勃向上。他不像習近平那樣頑固不化,「扛兩百斤麥子走十里不控肩」,一條道走到黑。「唱紅打黑」雖然影響廣大,但不是他失敗的真正原因,而是他紅二代特有的目空天下的性格,以及持才自負的驕傲,往往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簡單粗暴。他在國務院任商務部長,就看不起總理溫家寶、副總理吳儀,數次與他們發生衝突頂撞。特別是在處理對待「涪陵幫」主、市長王鴻舉的事情上做得太過份,得罪了不少有權勢的人。王鴻舉任市長兩屆,還有一年多就到期離任了,他急於兌現對黃奇帆當市長的承諾,逼迫王鴻舉於2009年11月辭去市長職務,鬧出了一大風波。之前中央許多大佬都給王鴻舉求情,勸薄熙來放他一馬,讓他任期滿後體面退出。甚至賀國強、李克強等不少人親自來重慶,當面向薄熙來求情勸解,結果皆無功而返,自然怨恨衝天!

       最要命的是,因妻子毒殺英國商人尼爾·海伍德案,薄熙來在對待處理副市長兼公安局長王立軍時不當做法,簡單粗暴,最終逼迫其化裝出逃成都,投奔美國總領館,鬧出了震驚中外的大事件!

       薄熙來後來在法庭上供述[6],他與妻子谷開來已分居十年,僅是與其保持名義上的夫妻關係,共同照顧兒子薄瓜瓜。按此說法,谷開來毒殺英國商人尼爾·海伍德案與薄熙來沒直接關係,但負有較小的間接責任。有人說王立軍向谷開來提供了毒藥氰化鉀,這是不正確的,提供毒藥氰化鉀是重慶南岸區委書記。王立軍因戲耍薄瓜瓜,已和谷開來有嫌隙[7],當英國商人被毒殺後,王立軍因此指派副局長郭維國負責偵辦,以酒後突發心臟病結案。後因英國政府照會中國外交部,要求複查此案,王立軍才不得不複查,只好把毒殺真相上報

,被薄熙來當面打了一耳光。薄熙來冷靜下來後曾向王立軍道歉,但他隨後不該將王立軍調離公安局,安排其主管文教系統,這才逼迫其化裝出逃,醖成大禍!

       目前評論界將薄熙來與習近平放在一起比較,

誰上台好些,見仁見智,頗有激辯爭議。此事我將另撰專文詳論,提出拙見,以饗讀者厚愛。

註釋:

[1]《維基百科·薄熙來》。

[2]〈王立軍是如何煉成的〉,《南都周刊》2012年12月13日。

[3]〈吳邦國委員長在全國十一屆人大四次會議

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講話〉,新華社2011年3月4日。

[4]《百度百科·陳昊蘇》。

[5]《維基百科·紀寶成》。

[6]2013年8月22日至26日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第五庭公開審理紀錄。

[7]季玉琴〈王立軍東窗事發前後〉,《人民文摘》2013年第1期;《維基百科·王立軍》。

作者系中國歷史學家,現流亡泰國。

作者本名:劉孔福,以筆名劉孔伏行世。

來源:北京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