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宮一頓爭吵后,澤連斯基和川普結束媒體會面后約1個小時后被驅逐,美國國務卿盧比奧接受了CNN的採訪,講述了這份已經幾經波折的礦產協議的前後經過,他稱澤連斯基有過3次「反悔」,但這次是在自己和烏克蘭外長溝通后,得到了澤連斯基的認可,雙方完全可以在網上籤約,但澤連斯基要求來白宮訪問。最終鬧出了這出外交鬧劇。
實際上,在澤連斯基訪問前,華盛頓拒絕,是在馬克龍的居中斡旋下才得以成行。
澤連斯基在外交上,需要當著媒體的面,讓美國新政府領導人重申美國會繼續支持烏克蘭,不過在這段50分鐘的媒體前交談中,雖然前40分鐘還算融洽,但雙方基本是雞同鴨講,川普強調的是外交,止戰,不要繼續死人,而自己不站烏俄任何一方,站美國利益一方。澤連斯基列舉了普京不可信任,毀約25次等記錄,強調外交沒用,這在川普看來,澤連斯基根本就不想「和談」,而是希望繼續戰鬥,而且以威脅美國將遭受到戰爭威脅來讓美國下場幫助完成他的目標。
另外,澤連斯基希望這份協議背後綁定的是美國對烏克蘭類似於北約成員的安全保證,實際上,北約並不是所有國家都有美國駐軍,但澤連斯基希望做到這一點,在我看來,澤連斯基希望至少有日韓那種保證。
實際上,從白宮的交談中基本可以看到,澤連斯基確實不希望簽這份在他看來很虛的礦產協議,因為這不是現在他急需要美國的軍事經濟援助,而這份協議頂多是個遠景合作規劃,如果戰爭不結束,也沒人去烏克蘭投資。
也就是說,一個求得是遠景,一個求的是眼下目標,川普需要這份協議說服基本盤,證明自己的外交成就,向支持者證明自己這一個多月的外交成果,他也需要這份協議去和普京討價還價,但澤連斯基認為川普的外交全無作用,這直接否定川普的外交團隊成果,而且相當於劫持美國的外交,說教美國外交該怎麼做,這是小國和大國交往的禁忌。也是盧比奧事先和烏克蘭外交團隊交涉過禁止的行為。
在這次爭吵后,澤連斯基還是希望繼續完成這份協議的簽署,他沒有意識到有任何問題,就像他此前懟拜登懟馬克龍舒爾茨歐爾班那樣,但最終被驅逐。而到訪英國后,澤連斯基還是表示希望簽署這份協議。
關於澤連斯基如何被川普政府驅逐出白宮,美國國家安全顧問邁克·沃爾茲於3月1日接受CNN採訪,描述了這段美國外交史上最讓人側目的烏龍事件的全過程。
沃爾茲表示,當媒體散去后,雙方各自回到彼此的休息房間。他和國務卿盧比奧及其他高級官員幾乎一致建議川普總統,在橢圓形辦公室發生那樣的侮辱事件之後,沒有必要再給澤連斯基繼續對話機會。
隨後,沃爾茲被派去傳達讓澤連斯基一行離開的決定,並告知他們不再受歡迎。
當被問及澤連斯基是否意識到發生了什麼時,沃爾茲說:「不,他沒有。但他的團隊意識到了。他的大使和顧問們幾乎都流著眼淚,希望事情能夠繼續推進。但澤連斯基仍在爭辯。」
沃爾茲告訴澤連斯基:「在這裏,時間並不站在你這邊。在戰場上,時間也不站在你這邊。在世界局勢上,時間也不站在你這邊,最重要的是,美國的援助和納稅人的容忍度不是無限的。」
沃爾茲表示, 「澤連斯基還沒有意識到世界有一個新的警長上任了。這是一位新總統,我們決心採取新的方式實現和平。」
沃爾茲這個說法老大不客氣,當然也讓澤聖粉憤怒已極,但我相信沃爾茲這個身份,在諸如烏克蘭代表團在哭泣方面, 沒有理由撒謊。我確實深為理解這些代表團成員的想法,那種就像一個面臨倒逼的企業,在和投資商洽談,本來已經有眉目簽約,老闆和投資商的一頓爭吵搞砸了簽約儀式的沮喪。
我不評價這裏究竟誰受到了羞辱,因為民主黨和左派媒體攻擊的是川普的無恥不體面霸凌,保守派媒體則認為澤連斯基只想要錢,無視外交禮儀。而CNN民調美國人對澤連斯基的支持,罕見降至50%以下,現在約70的美國人認可以談判方式結束這場戰爭。
川普沒有關閉和澤連斯基簽署這份協議的大門,但白宮發言人已經宣布停止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
諸如英國首相,北約秘書長和波蘭總統都在敦促澤連斯基回到談判桌,斯塔默馬克龍都在這一事件發生后和雙方通話保持斡旋,斯塔默也敦促澤連斯基修復關係。而川普政府要的是澤連斯基公開道歉。我認為如果澤連斯基去找義大利總理梅洛尼斡旋,才是正道,但對意氣風發的澤連斯基來說,甚至沒有意識到自己有錯,自然不會去找合適的中間人斡旋。
除了美國義大利寥寥幾個西方國家以外,西方各國紛紛表達對澤連斯基的力挺,在英國,他受到了英雄般的禮遇,被英國組織了歐洲和加拿大多國領導人歡迎和開會商討對策。
回到一個扎心的問題:川普會斷掉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嗎?
最關鍵的是,川普會不會拋棄歐洲,如果連歐洲都會拋棄,為什麼不能拋棄烏克蘭?美國曾拋棄過蔣政權南越伊朗,還拋棄過自己扶持的阿富汗,這些和美國的關係遠超烏克蘭和美國的關係,而從阿富汗撤軍由川普拜登聯手完成,這也是拜登少數沒有推翻川普的外交政策。
那麼,在澤連斯基認為沒有美國的支持,烏克蘭就支撐不了這場戰爭,還拒絕向現在的美國總統道歉的情況下,還有一群人說離開美國的援助烏克蘭也能打贏這場戰爭,他們是嫌烏克蘭還不夠難嗎?
我必須說,我百分百支持戰火中的烏克蘭人,我確實能理解烏克蘭代表團哭泣的心境,因為我經歷過類似的場景。
一個弱國總統,戰時期間率隊,把和最大援助國的外交搞砸了,他是總統,不是國王,國王可以這樣,弱國的總統是不能這樣的,因為外交就是奔著有事好商量去的,哪怕是交戰國只要進行外交都是如此。
一群人歡呼這位總統乾的漂亮,我其實並不知道,這些支持者,究竟是支持這位總統英勇,還是希望這個被入侵國家的民眾和士兵更艱難,還僅僅是為他的戰時總統的英雄意氣擊節稱讚?
最後回到一點,北約秘書長波蘭總統英國首相都在勸和川普修復關係,其實暗含的意思就是讓澤連斯基服軟 ,向川普道歉。
但很明顯,以澤連斯基在福克斯的採訪以及現在的態度而言,他不可能道歉。
我相信,如果這件事發生在英國日本首相的身上,他們對川普的道歉是理所應當,但我必須說,英國日本的首腦訪問美國時,根本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那為什麼澤連斯基不可能道歉呢?
因為這三年下來,澤連斯基已經被西方左派媒體捧上了聖壇,澤聖的說法絕不是調侃,至少在澤連斯基看來,他是拯救西方的英雄,為歐洲和美國擋住了俄羅斯的進攻,兼具戰時總統和精神領袖雙重身份。這種自視高高在上的形象,在白宮發言中拒絕聽對方的任何意見已經可以說明,之前他怒懟過舒爾茨馬克龍,給拜登難堪過,這都不是正常的外交行為。
我不否認澤連斯基戰爭之初的英雄表現,但我認為,現在他最該作的是修復和川普的關係,至少維持目前美國的軍事援助不能斷絕,其他以後說,不能讓前線的烏克蘭將士缺乏武器戰鬥。哪怕申包胥哭秦廷,只要對烏克蘭有利的事,他該去做。事實上,他不可能作。因為對他的支持者,和他一直渲染鋪墊這份協議沒有安全保證,他必須要全得而言,一旦道歉簽協議,就相當於精神領袖坍塌了,這對三年來的媒體造聖來說,絕對不可。而那位共和黨大佬格雷厄姆所說的要麼換人要麼改態度而言,對烏克蘭現在的選項,其實並不多。當然,如果歐洲真能支持烏克蘭贏得戰爭,確實不用去看川普臉色。
推薦幾部小說,不喜忽略:
1.官場爭鋒 2.鴻運官途3.仕途無悔4.女神的猛男保鏢
5.升遷有道6.官場新貴7.局中局
8.走近女領導9.權謀官場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