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突傳重磅:習推遲關鍵人事決定 發生了什麼?
日本《日經亞洲》社論撰稿人中澤克二(Katsuji Nakazawa)周四(3月20日)撰文指出,習近平採取謹慎的做法,推遲作出關鍵人事決定和一項經濟法案。
中澤克二是東京的日經新聞高層人員和社論撰稿人。他曾在中國擔任7年特派記者,後來擔任中國分社社長,並且是2014年范恩-上田紀念國際記者獎(Vaughn-Ueda International Journalist prize)得主。
文章指出,中國政壇陷入了詭異的沉寂。在政治和經濟逆風的衝擊下,中國政府別無選擇,只能採取防禦姿態,暫緩作出重要的人事決定。中國全國立法機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年度會議於3月11日閉幕,但並未宣布任何有關中國觀察家們關注已久的人事問題。
局外人很難知道幕後發生了什麼。人事變動是了解中國共產黨內部政治發展的唯一線索。由於年度人事會議沒有高調的人事變動,很明顯,中國政府不會發生代際更替,至少目前不會。
中澤克二稱,人事問題並非唯一被擱置的問題。由於中國政府內部的爭執,所謂的「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法草案」也懸而未決。
在本屆人大會議開幕前,該法案一直被視為審議的焦點。但最終,該法案被擱置在全體會議議程之外。該法案旨在利用私營部門的活力來提振中國疲軟的經濟,但它面臨著一場艱苦的戰鬥。無論如何,它的命運都將影響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中澤克二指出,備受關注的重要人事問題與中國外交和國防有關。
王毅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同時兼任外交部長。這是一個不正常的情況。2023年7月,前外交部長秦剛被免職,王毅回到他曾經擔任的職位。
近兩年過去了,人們猜測今年全國人大會議將最終任命其他人接替王毅。劉建超和其他幾位高級外交官被認為是外交部長候選人。劉建超目前擔任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負責對外關係。
如果全國人大會議確定了王毅的繼任者,新任外交部長本將會出席周六在東京舉行的中日韓三國高級外交官會議。去年12月,當日本外相岩屋毅(Takeshi Iwaya)訪問北京與王毅會談時,已有跡象表明中國近期不會任命新外交部長。
王毅是一位日本通,曾擔任中國駐日大使。他與岩屋毅的會面給人的印象是,王毅將繼續負責雙邊關係。隨著川普(Donald Trump)重返白宮,美國對中國的壓力越來越大,王毅的外交技巧也使他很難被解除外交部長的職務。川普也在烏克蘭戰爭問題上與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走得更近。任何一位缺乏經驗的中共外交部長都很難輕鬆應對當今複雜的地緣政治。
中國現任國防部長地位低下是中國權力結構中另一個不尋常的缺陷。董軍於2023年12月被任命接替其失勢的前任李尚福。儘管已經過去了15個月,董軍仍未晉陞為國務委員,而李尚福曾同時擔任副總理級別的職位。他已經錯過了兩次晉陞的黃金機會——2024年全國人大年度會議和本月初。
董軍被任命為國防部長引起了廣泛關注,因為他是第一位擔任這一職務的前解放軍海軍軍官。董軍是山東人,人們普遍認為他與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及其夫人彭麗媛關係密切。
董軍還未成為中央軍委委員,中央軍委是監督解放軍的最高軍事機構。過去,歷任國防部長通常都以中央軍委委員的身份參與制定重要決策。
前軍方重量級人物苗華參与了董軍出任國防部長的任命。去年11月,中央軍委委員、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部長苗華因「涉嫌嚴重違紀」突然被停職。苗華曾在解放軍海軍服役,在軍隊中被稱為習近平的親密助手。
中澤克二稱,中國政府暫緩作出與外交和國防有關的重要人事決定,認為在加強國防和克服當今政治和經濟逆風的同時,需要謹慎行事。
習近平在2022年召開的中共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對共產黨最高決策機構政治局常委進行改組,展現了他的政治能力和協調能力。
領導班子由那些屬於或接近習派的人組成。這是一個令人驚訝的陣容,甚至在歷史上也是如此,因為習近平打破了傳統,沒有試圖保持黨內派系之間的平衡。
習近平在填補內閣職位時也打破了同樣的傳統。他在2022年12月任命秦剛為外交部長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秦剛是習近平的寵臣之一,但僅僅半年多后,習近平就被迫罷免了秦剛。
此外,習近平還決定放棄時任國防部長李尚福。儘管習近平的權力高度集中,但這些人事失誤給他帶來了政治打擊。
中澤克二指出,除了人事難題外,中國政府還面臨著「雙輸的」經濟決策。其「打壓民營企業」的政策在五年前就已明確。但這項政策失敗了,給中國的經濟火上澆油,給政府帶來巨大壓力,迫使其放棄對民營企業的蔑視。
黨內一些人早就指出,需要採取嚴厲措施應對經濟動蕩。2023年夏天,政府收到黨內元老們的嚴厲建議。習近平和他的親信在很大程度上對這種建議置若罔聞,直到他們無法再聽從。2月中旬,他們與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等私營企業家進行了「和解」。
在北京參加民營企業座談會的政治局常委和民營企業高管最終握手言和。這是六年半以來第一次舉行這樣的座談會。儘管處理得不錯,但由於習近平政府內部的爭執,促進民營經濟的法律草案的命運仍不確定。
該法案于去年10月份公布,旨在鼓勵私營企業進入市場並確保它們能夠在公平的環境中競爭,從而促進私營企業的發展。
中澤克二稱,中國政府歷來重視國有企業,能否在這一問題上做出讓步,將極大影響中國經濟。
截至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已兩次審議該法案,中國媒體報道稱,該法案將成為全國人大年度會議的焦點。但該法案甚至沒有正式列入議程,更不用說審議了。這是出乎意料的,也是不尋常的,因為在中國,法案的審議通常都是按計劃進行的。
中澤克二指出,從中共政府內部發出的一些信息可以清楚地看出,該法案已引起一些尖銳的內部分歧。
周一,全國人大會議閉幕後不久,國務院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SASAC)在其官方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篇文章,標題強調了中國堅定不移地把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這篇文章本身有國資委黨委的署名,並發表在黨中央理論門戶網站《求是》上。
中澤克二表示,這一信息正是習近平本人在2017年中共十九大上強調的,當時中國房地產泡沫仍在膨脹。即使是現在,北京方面也不能在這個問題上做出徹底改變,因為擔心會損害習近平的聲譽。然而,在中國開始釋放私營部門的活力以支撐因房地產泡沫破裂而受損的經濟之際,呼籲擴大國有企業的規模卻顯示出政府內部的困惑。
- 🔥澳洲禁聞安卓APP,其它網站沒有的澳洲禁聞
-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 🔥解鎖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 🔥治國大道:修身、齊家、管理、治國的大智慧
來源:FX168財經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