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削價戰開年以來加劇,多名中國政府官員上周末批評汽車業目前嚴重內卷、競爭失序,表示將整治市場亂象,出清落後產能,意味著車企國內惡性競爭可能成中央政府「反內卷」頭號目標。官方還表示,對整車央企進行戰略性重組,表明兩大汽車央企東風和長安合併也似乎有譜。
中國汽車削價戰開年以來加劇,多名中國政府官員上周末批評汽車業目前嚴重內卷、競爭失序,表示將整治市場亂象,出清落後產能,意味著車企國內惡性競爭可能成中央政府「反內卷」頭號目標。官方還表示,對整車央企進行戰略性重組,表明兩大汽車央企東風和長安合併也似乎有譜。
受訪學者認為,儘管目前中國國內汽車市場競爭殘酷,但中國車企歷經大浪淘沙突圍也是汽車工業發展的正道,官方不應過度干預,力促汽車央企合併不慎可能弄巧成拙,加速國有汽車產業的萎縮。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星期五(3月28日)一連三天在北京召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鄭備上星期六(29日)在會上批評汽車業行業嚴重內卷、競爭失序。有的企業不惜犧牲利潤,搶佔市場,虛假宣傳、惡意抹黑等現象也時有發生,不僅造成行業利潤下降,長期還將影響技術創新、產品質量,削弱產業競爭力。
鄭備表示,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展開市場整治,包括通過市場化法制化的手段出清落後產能,加強汽車市場的價格監測,及時通報不正當競爭的典型案例。
中共政治局會議去年7月首次提出防止「內卷式」競爭,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去年12月宣示綜合整治內卷之後,整治內卷在3月全國「兩會」上也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
不過,中國汽車行業削價戰今年仍持續升級。據統計,今年1至2月中國共有28款車型降價,平均減幅達3萬元人民幣(5500新元),車企乃至整個行業利潤受到嚴重擠壓。去年中國汽車行業利潤率僅為4.3%,連續三年低於整體工業利潤率水平。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上星期六也在百人會論壇上表示,將綜合整治汽車行業內卷式競爭,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國資委副主任苟坪同日會上表示,將穩步推進中央企業重組整合,對整車央企進行戰略性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旨在集中央企研發製造和市場等優勢資源,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擁有自主核心技術,引領智能網聯變革的世界一流汽車集團。
東風汽車集團及兵器裝備集團旗下的長安汽車,今年2月傳出可能合併的消息,若屬實新主體有望晉陞為中國第一、全球第五大車企。東風和長安是中國三大汽車央企中的兩家,第三家是中國第一汽車集團。
公開數據顯示,去年東風和長安分別累計銷售汽車248萬輛、268.4萬輛,兩家車企總銷量超過電動車巨頭比亞迪的427萬輛。
儘管官方尚未證實東風和長安合併消息,但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本月初在重慶接受《香港商報》採訪時,曾表示重組是件好事,中央做出重大決定對兩個公司都有深度的思考和研究。
東風上星期五公布最新財報、顯示去年業績扭虧為盈之際,公司管理層當天表示,公司和長安的整合目前正在進行中,控股股東正在謀划將長安旗下汽車板塊進行重組。
第一財經星期天(30日)引述中國企業聯合會特約高級研究員劉興國分析,從目前披露的信息看,東風和兵裝兩集團可能會新設一家專業化汽車央企,整合東風和長安業務。
重慶大學經濟學教授姚樹潔接受《聯合早報》採訪時指出,培養大車企並非易事,「不是長安加東風等於全球第五那麼簡單」。他指出,官方干預市場時應謹慎,力促東風和長安合併未必能如願改善汽車央企的經營和技術發展。
姚樹潔認為,官方應放手讓東風和長安認真與比亞迪、吉利等汽車民企展開競爭,「讓子彈飛一下,不要急著整合,讓市場繼續再淘兩三年的沙……看它們能不能自己殺出一條血路。」
來源: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