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聲2025年4月7日】(希望之聲記者賀景田綜合報導) 美媒今天報導,川普宣布的新關稅措施擊中了中共要害,令中共無比震驚。習近平對川普屢屢誤判,手中籌碼盡數喪失,錯過談判機會。在整個過程中,川普一直佔據主導地位。中共黨媒和官媒則發表文章,為習近平硬抗川普的行為搖旗吶喊,鼓動什麼「非常規手段」擴大內需啦,什麼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其他利益」啦,這很可能在幫倒忙,將中國經濟推入更深的泥坑之中。
華爾街日報4月7日報導,川普上周三宣布對中國加征34%關稅,擊中了中共要害。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查德·鮑恩(Chad Bown)表示,考慮到先前加征20%的關稅以及川普第二個任期之前的稅率,美國對中國商品的平均進口稅率達到了76%,是川普2018年對中國發動第一場貿易戰之前的20多倍。
北京一位資深經濟學家借用川普第一任期貿易沙皇羅伯特·萊特希澤的說法表示:「這相當於宣告與中國『戰略脫鉤』。」
北京方面的一些政策顧問描述了中共體制內對川普最新關稅政策的震驚反應。這些顧問表示,這讓人懷疑北京方面是否有能力與川普進行有效談判,以緩解中國經濟面臨的壓力,並防止與美國進一步脫鉤。
奧巴馬政府前國家安全官員、現任華盛頓布魯金斯學會中國中心負責人瑞安·哈斯(Ryan Hass)表示:「川普政府正在主導事態的發展,北京方面幾乎完全處於被動態勢。」
華盛頓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高級研究員克雷格·辛格爾頓(Craig Singleton)表示:「川普和習近平,一個張揚施壓,一個傲慢自持。」他認為,如果習近平過早介入,他就有可能顯得軟弱。
川普先前表示,他可能會在「不遠的將來」與習近平進行會晤。但考慮到來自美國的壓力加大,中共官員已向美國高管表示,習近平不太可能很快訪美。
北京智庫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在上周四發布的一份報告中表示,川普最新的關稅政策超出了市場和政府的預期。該智庫估計,受此影響,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將減少一半以上。
川普在執政的頭兩個月里似乎並沒有把中國視為主要關注點,這讓中共高級官員感到不安,他們原本預計雙方几乎會立即開始談判。
據與中共官員有溝通的人士透露,當川普在執政的頭兩個月里以中共在美國芬太尼危機中扮演的角色為由、將對華關稅提高20%時,中共高級官員認為,芬太尼問題只是美國向中共政府施壓的借口。與加拿大和墨西哥領導人不同,習近平領導層並沒有急於與川普對話,也沒有在這一問題上向川普做出任何讓步。
前述人士表示,中共政府採取觀望態度的另一個原因是,他們認為加征關稅可能會推高美國通脹,並重創美國股市,中共官員認為這可能會迫使川普退讓。
當美國股市今年開始走弱時,一些中共評論人士抓住了中國股市上漲的機會,趁著中國人工智慧初創公司DeepSeek引發轟動,重提習近平「東升西降」的口號。
中共試圖利用美國傳統盟友和貿易夥伴對川普的全面關稅戰的憤怒情緒,從中獲利。不過,美國加征新關稅之後,中國原本湧向美國的巨量商品可能會湧入這些國家,這讓他們非常擔心。
此外,在俄羅斯對烏克蘭長達三年的入侵期間,中共對俄羅斯的支持也深深激怒了歐洲。
川普在就職演說中就巴拿馬運河問題向中共發出警告,而當香港長和宣布將旗下巴拿馬港口資產出售給貝萊德牽頭的美國投資財團時,中共黨魁習近平卻感到憤怒,似乎是失去了與川普政府談判的一個籌碼。
如今,中共正試圖通過對長和交易的反壟斷審查來重新獲得籌碼,但卻由此陷入了左右為難的境地。任何干預這筆交易的舉動都將坐實川普關於中共控制這條運河的說法。
在川普權衡位元組跳動剝離TikTok美國業務的各種提議之際,中共官員迫切希望不要重蹈覆轍,不要放棄在TikTok問題上可能與美國政府討價還價的任何籌碼。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最近的會議上,中共官員已向到訪的美國商界領袖表示,中共政府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商業搶劫」,特別是反對任何會導致中共失去對TikTok演算法控制權的出售交易。TikTok的演算法是這款應用向用戶推送內容的秘密武器。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暫時而言,川普政府和中共政府尚未就TikTok或任何貿易和經濟事務展開談判。
目前而言,中共顯然無法主導美中關係。
中共黨媒《人民日報》周一(4月7日)在頭版評論中表示,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和央行的政策利率,可以在未來隨時下調,「財政赤字、特別國債和專項債仍有進一步擴大的空間。」
黨媒文章提出了多項可能的政策措施:例如,「將採取非常規手段擴大國內消費,堅決穩定資本市場,恢復市場信心,相關應急措施將陸續出台。」
黨媒文章還表示,各級政府將對受衝擊嚴重的行業和企業提供適度援助。政府將支持企業調整經營策略,引導拓展國內市場和非美市場,同時盡量維持與美國的貿易往來。
黨媒承認關稅的影響,稱新的34%關稅,加上此前已實施的美方關稅,「將大幅壓縮雙邊貿易」。中國出口在短期內將面臨衝擊,給經濟帶來更多下行壓力。
不過,中共黨媒似乎並不相信中美貿易會真的脫鉤,聲稱美國「在消費品和中間產品方面高度依賴中國」,「在短期內,在全球市場上找到替代來源極為困難,中美之間的貿易不可能完全中斷。」
黨媒還對中共的應對方案鼓氣,稱 「中國與美國的貿易戰已經持續了八年,積累了大量應對經驗。」
上周五(4月4日),中共政府宣布,從4月10日起對所有自美國進口的商品徵收34%的關稅,與川普對中國產品徵收的對等關稅保持一致。中共還宣布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包括立即限制七種稀土的出口。
中共官媒《新華社》4月5日發文稱,中共這些「堅決措施」,維護了「國家主權、安全和其他利益」。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在全球範圍內發起關稅閃電戰,令中共面臨的一個最艱巨的國內挑戰變得更加緊迫,即提振內需以推動中國經濟再平衡。
經濟學家們表示,中國經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找到出口以外的增長動力。
研究公司龍洲經訊(Gavekal Dragonomics)的Thomas Gatley和Wei He在川普公布關稅計劃后寫道,對中國(中共)來說,這是最糟糕的貿易形勢;中共決策者將需要加大刺激力度來應對。
對於像中國這樣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體來說,這些關稅措施是壞消息。一些華爾街研究機構估計,已宣布的關稅措施可能使中國今年經濟增速減少約1到2個百分點。
幾十年來,中共通過將資金投入製造業和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經濟快速增長。但隨著美國和其他國家對中國商品設置貿易壁壘,這一策略似乎存在風險。這使得中共領導人正在尋找其他途徑來保持經濟的活力。
政府顧問和外部經濟學家們——其中包括世界銀行(World Bank)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長期以來一直呼籲中共政府轉變經濟模式,使其更多地由消費驅動,更接近美國的經濟模式。但這些建議在中共黨魁習近平那裡反應平平,他繼續將製造業放在優先位置,他希望將中國打造成尖端技術的主導力量。
隨著中國出口面臨的阻力越來越大,經濟增長也面臨壓力,中共決策者上個月宣布,促進國內消費現在是重中之重。
除了提振消費,面對川普的新關稅,北京方面可採取的應對措施相對較少。
讓人民幣貶值是北京方面在川普第一個任期內採取的一個應對措施,目的是讓出口產品更便宜,並支持外國對中國商品的需求。但經濟學家們表示,這一次,中共政府將不願讓人民幣大幅貶值,因為這將進一步招致美國總統的不滿,並可能導致更多資本流出中國,從而給中國金融體系帶來更廣泛的不穩定。
提振消費就要增加內需,而內需不足的根源,就源於中共制度。
經濟學家許成鋼認為,內需不足是所有共產極權制的共通特點。在中國,中共掌握著國家的一切資源,這些資源分散在中共各大央企和國企手中,這些國有資本通過各個不同的渠道把大量的收益收入囊中,而中國普通居民只能得到可憐的一點點收入。中共政府的社會保障體系無法解決民眾的後顧之憂,無論中共採取什麼措施,內需不足都是普遍存在的問題,這是中共制度所決定的。
摩根士丹利前亞洲區主席羅奇則直言,中共政府提出的所謂提振消費的計劃不過是口號而已,沒有體現在實際行動中。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邀請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
本文章或節目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88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