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稅大戰升級 中美全面脫鉤逼近 武統台灣或成中共下一張牌

2025年04月09日 18:43
台海局勢備受關注,未來一年中共會否武力犯台?學者商界預期不同(圖/翻攝畫面)
美中大戰升級 中美全面脫鉤逼近 武統或成下一張牌(圖/翻攝畫面)

希望之聲2025年4月8日】(希望之聲記者李慧綜合報導) 美中關稅戰越演越烈。分析認為,美中脫鉤和入侵的風險正在加劇。

在中共宣布對進口商品加征34%報復性關稅後,總統於4月7日再行宣布額外加征中國商品50%關稅,加上先前針對芬太尼的20%懲罰性關稅、34%的對等關稅,就任后,對輸美商品總計加征關稅達到了104%。

川普並表示,如果中共不撤回34%的關稅,「與的談判將全面中止,我們將轉而與其他願意合作的國家展開新一輪對話。」

對此,中方表示要「奉陪到底」。

4月8日,中共商務部在回應聲明中,除了強調「貿易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等老調外,更批評美國威脅升級對中關稅是「錯上加錯」,「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將奉陪到底。」

中共駐美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在聲明中,指美國「打著『對等』旗號,推行霸權行徑……把『美國優先』凌駕於國際規則之上。」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也在今天(4月8日)的例行記者會上批評美方濫施關稅,「是典型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經濟暴力,遭到國際社會普遍反對」,並說「施壓、威脅和訛詐,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確方式」。

當被問及中美是否會展開談判時,林劍表示,美方目前的行為「沒有體現出想認真對話的意願」,並稱若美方希望談判,應展現「平等、尊重、互惠」的態度。他重申,若美方一意孤行,中共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應對。

與此同時,中共官媒《環球時報》也發表社評《關稅訛詐唬不住》,批評美方打著「對等貿易」的幌子行政治訛詐之實,破壞國際規則與全球供應鏈。社評稱:「中國(共)不會被嚇倒,反制措施是困難但正確的決定。」

黨媒《人民日報》則于同日刊發署名「鐘聲」的評論文章,嚴辭批判美國「濫用關稅手段」「搞強權政治」,強調中共「從不惹事,但也不怕事」,並聲稱中共有能力、有信心應對任何外部衝擊。

中共還有牌嗎?

電商從業者周先生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這輪關稅戰將導致中國出現新一輪企業倒閉潮,並且外資、台資企業恐也難逃衝擊。他說:「中國的製造業之間本來就是擠價壓價,無論是企業或電商都極端內卷,拼的就是價格。中國通過這種價格優勢向海外出口產品,如果美國增加關稅把這些優勢打掉了,那麼它就失去競爭能力。」

道瓊斯通訊社引述兩篇微信公眾號文章的內容報導了中共可能的反制措施。

這兩篇文章分別出自由中共官媒新華社資深記者劉洪運營的微信公眾號,和由筆名為「兔主席」的任意運營的微信公眾號。報導指,任意畢業於哈佛大學,頗具影響力,他的祖父是前中共廣東省委書記任仲夷。

這些賬號指出的潛在措施包括,大幅加征大豆和高粱等美國農產品的關稅,禁止進口美國禽肉。據未具名消息人士向這些博主透露,中共有關部門還可能對法律諮詢等美國服務業實施限制,並正尋求減少甚至禁止進口美國電影。

這些賬號稱,有關部門正在考慮對美國公司在華業務展開調查,原因是這些公司從知識產權中獲得了「巨大壟斷利益」,此外還在考慮暫停與美國在芬太尼相關問題上的合作。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表示,對社交媒體的帖子不予置評。

總部設在的策緯諮詢公司(Trivium China)副總監康姆斯(Cory Combs)則估計,北京可能會對輕稀土採取管制措施。他對《金融時報》表示,中共雖然宣布對7類稀土物資實施出口管制,包括釤、釓、鋱等。但美國對這些進口稀土的依賴相對有限,但對醫療儀器、電動車及智能型手機很重要的輕稀土,未來可能是北京管制出口的目標。康姆斯說,中共仍有空間更嚴格地執行出口管制,並對在中國有業務的公司展開新的調查。

中共黨媒《》則在昨天的文章中表示,他們準備降准降息,擴大財政赤字,採取非常措施來刺激消費。 

中共手裡的另一張牌則是禁止中國公司在美國進行投資,禁止他們協助川普振興美國製造業。

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報導,中共商務部已要求快時尚巨頭Shein放棄將部分生產轉移出中國的計劃,以避免製造業外流。Shein原計劃通過在越南等地建廠規避美國關稅,但知情人士透露,中共當局在川普宣布「對等關稅」前數日與Shein及其他公司溝通,明確反對供應鏈多元化。

目前未知其它公司都有哪些。

目前,電動車大廠比亞迪和電池製造商國軒高科都有在美國投資,但他們的進一步動作仍需中共當局的批准。

美中經濟脫鉤與台灣危機

旅美學者翁履中認為,川普的關稅威脅形同對中共的「經濟宣戰」,並喊話台灣應該小心謹慎。

他在臉書發文說,川普認為沒有給他面子,鷹派團隊視中共的反製為對川普個人權威的羞辱,這對川普而言是不可接受的,因此他選擇直接亮出底牌,要讓北京知道「你不退,我就全壓」。而對中共而言,現在不是只算經濟帳。如果退讓,國內民族主義將會炸鍋,領導的正當性可能遭到嚴重挑戰。

翁履中認為,中方目前一定在評估100%關稅的極限承受力,考慮能否用內需與第三市場部分支撐出口損失,只要內部能撐住,北京恐怕會繼續硬撐下去。

另有觀點認為,這場關稅戰進行下去,還可能引發地緣政治衝突。中共可能會很快利用這種混亂局面來入侵台灣,以應對國內全面經濟崩潰、金融系統的風險和正在飆升的青年失業率。

美國媒體《19FortyFive》援引情報人士報導,中共可能在未來六個月內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以回應經濟困境和國內不滿。

前英國軍情六處局長亞歷克斯·楊格爵士(Sir Alex Younger)對《19FortyFive》表示,中共對台灣的騷擾已成為「灰色地帶」戰爭的經典案例。

前美國陸軍中校查克·德沃(Chuck DeVore)進一步指出三種中共奪台情境:一是通過海軍封鎖台灣,切斷其糧食和能源供應;二是發動閃電突襲,在數日內佔領台灣;三是同時襲擊美國及其亞洲盟友,分散美方注意力。

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薩繆爾·帕帕羅上將(Admiral Samuel Paparo)2月曾表示,共軍在台灣周邊的行動「不是演習,而是在排演」。

大紀元總編郭君在「新唐人 菁英論壇」中表示,美國去年的利息開支正式超過了美國的國防預算,這顯示美國的國力正在下降。而美國國內的政治撕裂仍然很嚴重,與此同時,美國還需要維持在歐洲、烏克蘭和中東的力量,並且川普的一系列外交和貿易措施很可能會造成盟國之間的不和,包括加拿大、和歐洲各國。

郭君認為,目前全球局勢的發展,對中共武力統一台灣是一個千載難逢的窗口期。「目前習近平並沒有面臨即時的危險,而越傳越烈的習近平大規模清洗軍隊的傳聞,有可能是中共向外界投放的煙幕彈」,目的是掩蓋其的真實目的。並且「2027年中共21大時,習近平將要面對第四個任期,如果習近平對台灣還沒有任何動作,國內經濟又出現停滯甚至衰退,他本人的政治生涯可能會就此結束了」。「所以整體上來看,從今年到2027年之間是台灣海峽戰爭風險最大的時間」。但兩年後,美國在川普的領導下可能就強大了起來,包括其製造業、與盟友之間的關係以及歐洲的軍備力量都會強大起來,那時,這個窗口就關閉了。

不過,帕帕羅上將在去年底曾表示,美軍正加緊準備應對中共軍隊可能對台灣發動的入侵行動,無論是近期、中期還是2027年。他強調,跨海登陸台灣是一項極具困難的軍事行動,並對美軍有能力突破中共對台進行海上封鎖懷著信心。

化解當代最大威脅 幫助結束中共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誠邀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

本文章或節目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880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