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人妙應預言:我圓寂了 你的日子也會所剩不多

【希望之聲2025年4月14日】(作者:白瑿) 北宋時期,有一僧人法號妙應,修行有素,能預言人的未來。當時很多人都聽說過他的事迹。國中有位高官叫吳敏,字元中。有一天,僧人妙應突然造訪吳府。
吳敏心裏直犯嘀咕:你一個念在方外的出家人,我又不認識你,為何突然造訪呀?妙應也是快人快語,見了吳敏,當即開門見山說了幾句話:
「天下將亂,子作相矣。吾欲南適,俟見子于嶺外。吾其死時,矣是時公亦將不免。」
啥意思呢?飽讀詩書的吳敏竟也聽的似懂非懂。妙應也沒多做解釋,說罷轉身就離開了。
其實這番話是預言,而且預言了多個層面,包括國運時局,也有個體命運:
1.不久之後,宋朝天下會大亂;
2.屆時,你會作宰相;
3.我要去南方了,將來會在嶺南再見到你;
4.我圓寂后,你很快也會謝世。
那麼,後來事情的發展又是怎樣的呢?
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金太宗派出大將,兵分兩路,攻打北宋。宋徽宗無力招架,急忙禪位,將天子寶座傳給了兒子趙桓,即宋欽宗。而內禪的傳位詔書起草者,不是別人,正是吳敏。
因為擁立之功,宋欽宗升了吳敏的官職,提拔他為「知樞密院事」兼任少宰。少宰就是副宰相,「樞密院」是宋朝的中樞官署之一,最高的軍事機構,「知樞密院事」這個官職相當於今天的國防部長。
金國對北宋虎視眈眈,時常犯邊攻襲。如何處理和金國的關係,朝中分為主戰派和議和派。吳敏主張議和,和太宰(正宰相)徐處仁的政見不合。朝堂議事,正副宰相當著皇帝的面激烈的爭吵。於是這二人遭到御史中丞的彈劾,均被罷免了相職。不久之後,又有言官說吳敏依附於蔡京父子,就這樣吳敏先被貶到揚州,又被貶到了涪州。
吳敏被貶到南方后不久,靖康元年(1126年)十一月,金國攻陷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開封),擄走了皇帝宋欽宗、太上皇宋徽宗,以及趙宋皇族、后妃、朝廷大臣等十多萬人,直接導致北宋滅亡,史稱靖康之難。吳敏因為貶官南方,因禍得福,遠離了北方開封城,從而避開了亡國之辱「靖康之禍」。
趙宋皇室南遷,康王趙構在江南重建皇權,建立了南宋,是為宋高宗。宋高宗重新啟用吳敏,讓他知潭州,但他辭謝了。到了紹興元年(1131年),恢復吳敏的觀文殿大學士名銜,委派他出任廣西、湖南宣撫使。
吳敏上任后,有一天,他在廣西柳州真的又遇見了僧人妙應。國家遭遇喪亂,皇室南遷,如今又逐漸恢復元氣,世事風雲令他觸目驚心。他想起妙應當年的預言,感慨的說道:法師當年的話真的應驗了。
金兵南下,北宋遭逢國難,在這亂世吳敏成了宰相,不久卻被貶到了南方。現在趙宋皇室南遷,吳敏重新被朝廷啟用,真的如妙應所言,二人在嶺南再次相見。吳敏熱情的招待他,倆人還下棋娛樂。
第二天,當吳敏造訪妙應寓居的寺院,僧人告訴他說:妙應昨天回到寺里不久就圓寂了。吳敏想起妙應以前說的話「吾其死時,矣是時公亦將不免」,不由自主的打了一個冷顫,知道自己必是命不久矣。就這樣,他早些安排了後事。果真沒過多久,吳敏就去世了。到此,妙應的話全都成了現實。
參考資料:
《宋史·卷352》
《投轄錄》
- 🔥澳洲禁聞安卓APP,其它網站沒有的澳洲禁聞
-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 🔥解鎖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 🔥治國大道:修身、齊家、管理、治國的大智慧
本文章或節目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88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