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 情系中華

榮氏家族「潤出中國」的象徵意義

文章來源:民生觀察

2025年春節期間,中國近代史上最著名的「紅色資本家」榮氏家族舉家移民加拿大的新聞震撼了社交網路,討論經久不息。在中美貿易戰如火如荼之際,榮氏家族「潤」出中國的餘波再度發酵,不但極大地影響了階層對未來的抉擇,也讓中產階級、平民對當前體制和未來越來越缺乏期望感。

榮氏家族「潤」了的消息之所以引人關注,自然是因為這個家族在近現代史上的影響力。作為中國民族企業的前驅,榮氏家族在清朝年間就已經聞名遐邇,民國時期同樣名聲遠播,建政后被統戰成為紅色資本家的頂配,在的歷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掌門人榮毅仁1993年至1998年出任國家副主席,成為中共「黨和國家領導人」的一員。這個世襲財閥有「中國洛克斐勒家族」之稱,不管現在大陸的新興富豪有多赫赫有名,但是在對中國、中共的影響力來說,完全難以望榮氏家族項背。

所以,榮氏家族集體出走才對各階層的心理都造成了震撼性的衝擊。正如一個在網路上被廣為傳播的金句所一語道破的那樣:「你可以懷疑富人的品德,但不能懷疑他們的眼光」,即使對中國當前富人個體的道德評價可能存在爭議,他們在風險預判和戰略布局上的判斷往往經過深思熟慮。連榮家這樣素以眼光著稱的大佬都「潤」了,那中國的現實得有多糟糕?未來得有多黯淡?每個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都不得不面對這個問題。

榮氏家族作為中國歷史上具有特殊背景的「紅色資本家」,其財富積累與國家政治經濟變遷密切相關。隨著中共政治風向的變化,因為擁有更廣泛的信息來源和更敏銳的政治感知能力,「潤」了其實就是對政權的深度疑慮和不信任、對中共未來走向出現大幅動蕩乃至崩潰對可能性進行預防應對的避險策略。

富人「」的根本動因是黨國體制與私人財產的天然矛盾。中共的「一切權力歸黨」極權主義體制下,所有權力都歸屬黨控制,這就是無數次高喊的「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黨國體制決定了資本的財富極端不安全,財富由始至終只不過是處於「黨許可」狀態,富人一旦與黨、黨國官僚的意志衝突,財產可以迅速被剝奪。而自習近平上台以來迄今種種舉措,顯示了中共對傳統列寧主義的回歸,私人財產在這個體制下根本得不到任何保障,更致命的是習近平打破中共改革開放后的潛規則連任黨魁使政治上不確定性加劇,這放大了財產的不穩定狀態,富人財產在此體制下的再分配壓力陡增,使富人階層對未來制度穩定性續悲觀態度,認為習近賓士下未來國內的環境將更加嚴苛和不可預測,現行政權的治理模式會因內外矛盾積累而走向崩潰是大幾率發生的事情。

對富人而言,不公平的政策可以忍,政治上的不確定性才是致命毒藥。他們現在覺得習近平搞的是「計劃經濟回潮」,不講契約、不講規則,只講「忠誠」。在這個無法保障產權、不允許獨立資本成長、強調政治忠誠的體制下,財富越多,越危險。富人本能地追求資本自由、安全與傳承,但中共的體制特別是習近賓士下的體制決定了這些訴求無法得到保障,甚至可能被視為「威脅」。因此無論是為了人身安全還是財富安全都迫使富人階層尋求安全閥門,「潤出中國」就是他們對國內高壓政策、風險不斷升級的理性反應。中共體制的不可預測性和不穩定性使他們將財富和未來寄托在更加自由和開放的國際環境中,企圖在全球範圍內實現自我安全、資產保全。

富人「潤」的本質是資金出逃,通過各種灰色通道如「螞蟻搬家」、境內外資金「對敲」、地下錢莊換匯等將資產轉移出境,後果是造成投資持續萎縮,各行各業融資乾涸,加速退出實業投資使就業崗位迅速減少,民眾消費信心崩潰,「躺平」成為社會主流,社會失去上升動力,窮人怕花錢,富人懶花錢,整個經濟系統陷入增長停滯、動力衰竭、風險堆積的「中等收入陷阱惡性版本」。這就極大地造成的結構性危機,整個國家失去增長驅動使黨國稅基縮水,治理能力迅速弱化。而當富人群體開始選擇逃離中國,並將資產轉移到海外時,普通民眾也必然開始質疑中共的統治是否能夠提供足夠的政治和經濟安全,社會不滿情緒也會進一步激化,直接影響了的合法性。

榮氏家族集體「潤」了是一起具有強烈象徵意義的里程碑事件。這起事件表明,「潤出中國」在中國的富人群體中,已經不只是個選項,而是必然選擇。它也不僅僅是個社會現象,而是對中共政權構成系統性風險的「體制挑戰」。從資本出逃到人才外流,它正蠶食中共統治的經濟基礎與合法性支柱。

榮氏家族集體「潤」了的里程碑象徵意義還在於,當「體制參与者」也開始潤,就說明:連他們都不信這艘船了。榮氏家族的「潤」決策,不僅是群體普遍現象的縮影,也是中共政權面臨的一系列內外部危機的集中體現。富人群體開始脫離這個系統,意味著中共政權的合法性基礎正遭遇空前的考驗。富人群體的「潤」潮,既是對中共體制不信任的反應,是對中共合法性的抽離,也是中國社會大變動的先兆。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