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 情系中華

華爾街日報:美中經濟脫鉤貿易戰擴大 「新冷戰」已經降臨

全球各國都感受到中美這場對抗不僅是經濟脫鉤,而是一場超越貿易範疇的「」。(圖/Shutterstock)

脫鉤已成為事實,但全球各國都感受到中美這場對抗不僅是經濟脫鉤,而是一場超越貿易範疇的。美媒《日報》評論指出,隨著雙方尋求建立各自的陣營,衝突可能持續加深,甚至出現軍事緊張局面,全球安全格局以及經濟穩定都會發生深刻的改變。

《華爾街日報》報導稱,過去的幾十年間,無論中美之間的關係如何起伏,貿易和投資一直是維繫這兩個大國關係的紐帶。從過去的眼光看來,當下的時局是不可想像的。在第一個任期內,美中雙方都不希望看到彼此關係徹底失控,當年的持續2年多,但期間雙方頻繁談判,且都不希望局勢升級。

但是這一次顯然不一樣,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里,美中已經展開一場全新內涵的貿易大戰。前資深外交官、現任職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Carnegie Endowment for Global Peace)的里克.沃特斯(Rick Waters)說,中國正處於經濟脫鉤狀態,而且似乎沒有任何護欄可以防止局勢升級,「新冷戰的說法讓人越來越難反駁。」

報導說,可能加大對美國合作夥伴的戰略脅迫,尤其是在印太地區,特別是考慮到為印太地區提供安全保障的承諾似乎受到質疑,美國政界和軍事機構對來自的安全威脅的擔憂已在升溫。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海軍上將帕帕羅(Sam Paparo)在聽證會上呼籲關注中國在台灣附近日益增多的軍事活動。而與此同時,川普卻要求其盟友做出更多經濟讓步,否則要撤回對這些國家的安全保障。

衝突升級到貿易領域之外的風險不斷加劇,反映出太平洋兩岸高層官員之間缺乏有效溝通的現狀。面對川普的關稅攻勢,中國保持沉默。知情人士透露,川普政府官員還向中國外交官建議,應由 外交部長王毅與盧比奧(Marco Rubio)接觸。中國的政策幕僚們正在提出一些人選來擔任中間人,其中包括新加坡前總理李顯龍和沙烏地阿拉伯王儲薩勒曼(Mohammed bin Salman),但這些討論都無甚進展,雙方似乎都不急於談判。

隨著溝通僵局持,中美雙方都試圖爭取盟友加入自己的陣營並孤立對方。川普正計劃向70多個國家施壓,以降低關稅為條件,要求這些國家不要做為中國輸美貨物中轉站,並限制中國的投資與阻止中國貨物品進入它們的市場。川普明確地對拉丁美洲喊話,要他們在美國與中國之間做出選擇,也高調展開對東南亞的訪問,但這種要其他國家選邊站的想法對美中來說都不太現實。

隨著中美溝通僵局的持續,華盛頓方面可能會進一步限制中國企業獲取美國技術,外交政策專家表示,如果經濟戰持續,美中雙方可能會擴大工具箱以相互反擊。「我們現在看到的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貿易戰,」華盛頓智庫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中國專案主任孫韻說,「這場貿易戰蔓延到其他領域的風險相當高。」

文章來源:美中經濟脫鉤催生「新冷戰」陰雲

來源:中時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