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 情系中華

提高民眾「痛苦閾值」!習決意與川普打持久戰

總統唐納德·(Donald Trump)試圖用強硬姿態與打一場則讓中國做好了與進行一場可能很艱苦的的準備。

美國總統唐納德·(Donald Trump)試圖用強硬姿態與習近平打一場貿易戰,習近平則讓做好了與美國進行一場可能很艱苦的持久戰的準備。

在川普首次對加征高關稅後的幾周里,中國做出了對抗性的回應。外交部一位發言人在社交平台X上發布了一段1953年的視頻片段,在視頻中,發表講話,要在朝鮮戰爭中與美國領導的軍隊戰鬥到底。這名外交部發言人在帖子中寫道:我們是中國人,我們不會退縮。

這條帖子以及北京方面傳遞的其他信息凸顯出中國自信擁有美國所不具備的一個核心優勢,那就是川普及其共和黨支持者容易受到美國選民民意波動的影響,而由建立起來的則根基深厚,七十多年來,雖歷經戰爭、飢荒、政治動蕩和金融危機,卻始終掌握著權力。

習近平並不滿足於過往的成就。自從川普第一任期內爆發貿易戰以來,他強化了對中國領導層的控制,並投入巨資鞏固中共長久執政所依賴的威權工具,其中包括加強全世界最複雜的審查和監視系統。習近平希望強化中國的抗壓能力,特別要為對抗美國做準備,並敦促官員們堅持他所謂的「極限思維」。

川普本周展現出更為緩和的姿態,表示希望與中方談判,並願意降低他在第二任期內對中國徵收的145%的關稅。

白宮尚未說明希望通過與中國的談判最終達成什麼目標。但若想大幅削減美國2,950億美元的對華貿易逆差,需要中國從根本上改變自身的經濟模式。

川普遇到的對手是一個同樣好鬥的人物。早在掌權以前,習近平就曾表示:「有些吃飽了沒事幹的外國人,對我們的事情指手畫腳。」他一再闡明自己的信念,那就是美國主導的時代正接近尾聲,這主要是因為美國想要強加給中國的消費驅動型經濟中存在的資本主義過度行為。

習近平已投入巨資鞏固中國的威權工具。圖片來源:ALEX PLAVEVSKI/SHUTTERSTOCK

北京一家紀念品商店裡出售的習近平和毛澤東肖像。圖片來源:PEDRO PARDO/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相比川普政府中派系林立的混亂,習近平專註于穩定。他在2018年取消了任期限制,並利用持續的反腐整頓將權力集中起來,其集權程度超過毛澤東之後任何一位領導人。他還在黨內高層安插在宣傳和安全方面經驗豐富的官員,這些人把防範中國出現大規模群體事件的風險當做優先任務。

麻省理工學院(MIT)斯隆管理學院全球經濟學教授、即將出版的《中國特色國家主義》(Stat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一書的作者黃亞生說:中國社會承受痛苦的能力極高。

黃亞生表示,有一種情況會導致中國失去穩定,那就是高層領導人之間出現嚴重分裂,就像1989年那樣。他指的是當年廣場上的民主抗議活動導致黨內出現分歧。黃亞生認為,與1978年中國開啟后毛澤東時代的改革開放以來的任何一個時期相比,當下中國發生類似黨內分裂的風險都更低。

1989年的天安門廣場民主抗議始終縈繞在中共領導人心頭。圖片來源:ASSOCIATED PRESS

當然,川普政府可以讓中國感受到切膚之痛,因為中國增長嚴重依賴出口。根據官方數據,背負沉重債務的中國經濟在2024年增長了5%,即便是這樣的增幅也不乏質疑。相比之下,在川普第一任期內爆發美中貿易戰時,中國增長率接近7%。

根據一些估算,川普的新關稅可能使中國對美出口減少一半甚至更多。高盛(Goldman Sachs)經濟學家估計,中國有多達2,000萬工人會受到對美出口的影響。

「如果川普提出的那種規模的關稅得以持續實施,任何政治體制和政治領導人都不可能安然無恙,」智庫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中國問題專家理查德·麥格雷戈(Richard McGregor)表示。「工廠會倒閉,成千上萬的人將失業,幾乎沒有什麼福利體系可以依靠。」

根據美國非營利組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旗下的「中國異見監測」(China Dissent Monitor)項目的追蹤,工人是中國異見活動最大的推動力,2024年前三個季度佔到中國國內線下和線上抗議活動的40%以上。

一些旨在動員全國應對貿易戰的信息在中國社交媒體上受到質疑,這表明,如果經濟遭受重創,中共可能面臨抵制。習近平曾表示,他擔心中國年輕人不像前幾代人那樣願意為國家利益吃苦。

當年天安門廣場上的民主抗議活動始終縈繞在中共領導人的心頭,他們相信,當初的示威活動以及以血腥鎮壓收場的結局是一場由經濟管理不善引發的存亡危機。儘管抗議活動由學生領導,但聚集在天安門廣場內外的民眾大多是普通工人,他們對當年徘徊在18%的消費通脹感到憤怒。

如果當前貿易戰引發的類似不滿情緒沸騰起來,中共可以採取的應對措施包括財政刺激、對受影響的行業進行定向補貼,甚至直接向失業工人發放補助。

中共還可以利用在天安門鎮壓事件後為提高政治體制承受力而建立起來的龐大的「維穩」機制。在習近平的治理下,這套機制的規模和複雜程度都急劇膨脹,其中包括旨在預先阻止異見活動的人工和AI審查與監控網路,還有大批警察和安全人員。

天安門廣場上的監控攝像頭。圖片來源:BLOOMBERG NEWS

2023年(官方數據可查的最近年份),中國國內安全預算相當於2,090億美元。在考慮了中美兩國的成本差異后,這一數字(並未涵蓋監控技術項目的支出)相當於美國2023年警務支出的175%。

中國最近還專門撥出約1,100億美元用於資助重大國家戰略的實施和「安全能力建設」。

中共的控制系統在新冠疫情中經歷了最大考驗。對個人位置數據的分析最初讓政府得以控制住新冠病毒。在系統無法捕捉到快速傳播的奧密克戎變種后,中國政府又利用追蹤技術對多個城市實施封控。

在上海,帶人臉識別功能的監控攝像頭和無人機幫助警方將惶惶不安的2,500萬居民封鎖在家中,即便一些人面臨食物匱乏。審查人員迅速清除了有關上海困境的負面言論,防止其廣泛傳播,讓官方媒體得以向中國其他地方的民眾營造一切如常的景象。

2022年底,在公眾的不滿情緒沸騰並演變成多個城市的抗議活動后,政府追蹤了抗議者的手機和面部信息,其中一些人被拘留並審問了數周。審查系統起初不堪重負,但很快就學會如何消除抗議活動的象徵,例如示威者為抗議審查制度而舉起的白紙。

2022年,北京的抗議者手舉白紙。圖片來源: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抗議活動發生幾周后,習近平突然取消了嚴厲的新冠「清零」政策,一些分析人士認為,這暴露出中共的脆弱性。但麻省理工學院的黃亞生表示,這恰恰證明了中共的韌性。

他指出,抗議活動爆發是因為「經濟遭受了長達幾個月的重創,並且有數千萬乃至數億人承受了難以置信的個人痛苦」。「而一旦封鎖結束,抗議活動就迅速平息了,沒有對政權穩定構成任何嚴重威脅。」

在那之後,習近平又進一步加強了安全系統,通過推廣「楓橋經驗」鼓勵擴大人員監控。「楓橋經驗」得名於一個小鎮,在毛澤東時代,當地居民相互檢舉揭發,由此聞名。中國由數以億計的監控攝像頭組成的監控網路仍在不斷擴大。

根據政府採購文件和學術論文,中國警方和其他國內安全機構正在積極探索將AI的最新進展應用於社會控制,其中包括用AI模型來預測不滿情緒。

例如,中國沿海省份浙江的公安部門正在試驗用多模態AI大模型標記可疑行為,並分析實時監控錄像中大規模人群聚集的風險。

「他們花費這麼多時間來構建這些系統,正是為了應對眼下的局面,」前美國國務院情報分析師、現任《中參館》(ChinaFile)高級編輯的傑西卡·巴特克(Jessica Batke)說。《中參館》是由總部位於紐約的非營利組織亞洲協會(Asia Society)運營的網路雜誌。

來源:華爾街日報網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