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變天!中國這項收費全面下調
物業費大變天。
今年以來,全國多個城市的物業費開啟降價模式。
代表性的如武漢光旭輝千山凌雲小區,每月物業費從3.8元/㎡降至3.16元,降幅達16.8%;上海徐匯濱江御江廷,從13.6元/㎡降到10.5元/㎡;深圳香蜜湖項目物業費從15元/㎡微調至12元/㎡;南京仁恆江灣城更推出「服務升級+價格優化」方案,單價下降10%。
實際上,物業費降價潮,已經從2024年延續到了2025年,從普通住宅到高端豪宅,物業費全面下調。而中物研協數據顯示,2024年以來,全國實施物業費下調的小區降幅普遍在20%-35%,部分老舊小區甚至砍價近半。
這個信號可不簡單,要知道,在中國物業公司在與業主的博弈中長期處於優勢地位,而現在降價潮來襲,明擺著就是物業公司深陷弱勢地位。攻守之勢轉換,背後的邏輯基礎就是:供需逆轉。
明確大背景,房屋建設處於過剩狀態,國家統計局發布存量房數據,截止到7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7392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4.5%,其中,住宅待售面積增長22.5%。
供給多,但需求正在減少。原因就在於城鎮化率增速下降疊加人口負增長,有機構預計「十五五」期間,全國住房需求可能從每年8億~10億平方米降至6億~8億平方米,降幅高達四分之一。
這麼一看,問題嚴峻,更重要的跡象是,房地產行業鏈條已經出現連鎖反應。建設方開工項目銳減,售樓方降價賣不動房,而在服務側,物業公司沒錢維持運轉。
而且,這次物業費降價潮,也是多方因素共同影響的結果,其中最主要的,有三個:物業公司承壓、政策驅動、業主覺醒。
物業公司承壓方面,截至2024年,全國物業管理相關企業註冊量達273.3萬家,同比增速高達168.8%。物業公司門檻低,勞動力又便宜,所以促使了這個行業的爆發。
但是,房地產新開工面積、新房銷售在近兩年都同比大幅下降。
供應太多,需求銳減。物業公司只能被迫爭奪存量資源,降價求生。
甚至廣西柳州維美物業,為了能夠續簽小區合同,成功競標,推出了「0物業費」模式,轉而通過社區團購、家政服務彌補收入。
政策驅動方面,各地各有特色。江蘇鎮江市出台新規,對連續6個月以上的住宅物業費實施打折優惠,最多繳納70%;甘肅省蘭州新區,對連續未入住6個月的空置住宅,物業費只收取50%;青島市出台通知和特別提醒告誡函,明確要求多個超標收費小區開始進行降費;長沙政策更細緻,明確房屋集中交付日期的次月起連續空置至第24個月,按照物業服務收費標準的70%繳納物業服務費用;從第25個月空置期起連續至房屋空置結束,按照物業服務收費標準的90%繳納物業服務費用。
業主覺醒,主要是因為當前信息溝通手段多、業主聯絡方便,能否就自身利益進行合理高效的談判博弈。而物業公司從房地產黃金時代走來,給人們的印象就是「質價不符」,部分物業公司以壟斷地位為依託,既未能履行服務承諾,又試圖通過強勢手段維持高收費,客觀上也讓業主有共同目標聚攏在一起。於是,業主有強烈的意願抱團博弈,對「質價不符」的物業公司說不。
重慶風花樹小區物業費降價,是因為有20%的業主要求降低物業費;重慶金樾山項目同樣是因為業主聯名申請;武漢江山如畫八期也是因為業主壓力——有3棟樓超三分之二的業主提出了降低物業費的要求。
反觀物業公司,當前由於競爭太卷,手上沒什麼博弈的籌碼,還面臨生存壓力,很多隻能選擇降價,做到「質價相符」。
這麼一看,物業費降價潮來臨,還是時代車輪向前滾動的結果。
- 🔥澳洲禁聞安卓APP,其它網站沒有的澳洲禁聞
-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 🔥解鎖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 🔥治國大道:修身、齊家、管理、治國的大智慧
來源:馬江博說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