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總理莫迪選后將推動工業改革 全力與中國製造業競爭
印度將於6月4日公布大選結果,現任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有望贏得第3個任期,他在競選時許諾,如果獲得連任,將推出一系列利於工業與經濟發展的措施,將印度打造為全球製造業中心,全力與中國製造業競爭,提供跨國公司擺脫對中國供應鏈依賴的替代性選項。
莫迪在競選時許諾將印度打造為全球製造業中心,做為跨國公司擺脫中國供應鏈依賴的替代選項。(圖/路透)
印度將於6月4日公布大選結果,現任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有望贏得第3個任期,他在競選時許諾,如果獲得連任,將推出一系列利於工業與經濟發展的措施,將印度打造為全球製造業中心,全力與中國製造業競爭,提供跨國公司擺脫對中國供應鏈依賴的替代性選項。
《路透》報導指出,據兩名知情的印度政府官員透露,印度總理莫迪計劃在贏得第3個任期后,推出一系列利於商業發展的措施,包括推行法規,讓僱用和解僱工人變得更加容易。這是莫迪將印度轉變為全球製造業中心的競選承諾的一部分。
該名不願透露姓名官員表示,莫迪將印度國內製造業提供補貼,類似於最近針對半導體公司和電動汽車製造商的補貼計劃。此外,莫迪還計劃降低本土製造業使用外來原料的進口稅,以降低印度製造業成本。
報導說,出口民調預測,莫迪的印度民族主義政黨印度人民黨(BJP)領導的右翼聯盟將贏得絕大多數選票。莫迪的連任競選很大一部分建立在持續經濟發展的承諾之上,他提出要把印度作為外國跨國公司分散供應鏈及擺脫中國依賴的替代選項。
印度目前是全球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之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印度辦事處前主任費爾曼(Josh Felman)表示,印度既有蓬勃發展的科技行業,也有陷入困境的老舊經濟,無法為其他所有人提供足夠的就業機會,現在要為這些人提供就業機會最好的方法就是發展製造業。
印度雖然已經成功吸引蘋果公司和谷歌等美國大公司前往設廠,但是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印度的製造業佔全球比率不到3%,而它的競爭對手中國則為24%。根據印度政府內部文件顯示,印度計劃到2030年將印度在全球製造業中的佔比提高到5%,到2047年提高到10%。
報導說,據政府官員僚、投資者、經濟學家和工會成員等多人表示,阻礙印度成為製造業中心有3大障礙:限制性勞動法、獲取土地的挑戰以及嚴格低效的關稅制度。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在東南沿海設立了經濟特區,這些特區被廣泛認為是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原因。莫迪曾設法模仿中國的做法,但在推動過程遭遇重重困難。最為一般詬病的是農民土地補償問題,以及員工僱用與解僱程序複雜與執行困難。報導說,莫迪希望這屆選舉的勝利能為他提供動力和政治資本來推動各項改革議案。
- 🔥澳洲禁聞安卓APP,其它網站沒有的澳洲禁聞
- 🔥法國猶太老闆:神告訴我們,只有一位中國人能救人類
-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 🔥解鎖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中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