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防兵力3:1!傷亡一萬多人 在5個登陸點全面搶灘成功
作者: 沈舟
1944年6月6日,美軍士兵乘坐登陸艇逼近法國諾曼底的猶他海灘。(US National Archives/AFP via Getty Images)
6月10日,軍事評論員沈舟在大紀元發文說,80年前的1944年6月6日,以美軍為首的盟軍跨越英吉利海峽,在法國諾曼底(Normandy)海灘登陸,正式拉開了針對納粹德國的大反攻行動。盟軍準備了100萬兵力,當天15.6萬人在5處登陸地點全部搶灘成功。若台海開戰,中共做不到80年前諾曼底那樣的登陸。
諾曼底登陸當日,盟軍部署了15.6萬步兵實施搶灘計劃,另有海軍兵力約19.6萬人提供支援。
納粹德國在諾曼底的防衛兵力約5萬人,雙方直接攻防兵力對比為3:1,盟軍作為進攻方佔有絕對優勢,當天以傷亡一萬多人的代價,在5個登陸點全面登陸。
1944年6月,盟軍從法國諾曼底登陸的戰略態勢圖。(MPI/Getty Images)
盟軍曾比較了四個可能的登陸選址。法國加萊距離英國最近,但納粹在此處的防衛最嚴密;而且盟軍登陸后,將面對該地區的眾多河流,難以迅速向內陸推進。另外兩個地點地形相對狹窄,盟軍容易被德軍堵住,也被放棄。
諾曼底相對較遠,但有大片海灘可以登陸,之後能在廣闊的戰線上向內陸進攻,因此諾曼底被確定為盟軍大反攻的突破口。但諾曼底海灘缺乏港口設施,重裝備和後續部隊大規模登陸需要時間,盟軍還為此改裝了大批水陸坦克。
1944年6月6日,盟軍從英國普利茅斯港等地出發,越過英吉利海峽,在德軍防守相對薄弱的法國諾曼底海灘大規模登陸。盟軍放棄了距離英國最近的法國加萊登陸點,德軍在此處的防守最嚴密。(谷歌地圖/大紀元製圖)
盟軍地面部隊在英國普利茅斯港等地集結,總計投入39個師,其中美國22個、英國12個、加拿大3個、波蘭和法國各1個,總兵力超過100萬。
中共一直在計劃進攻台灣,但首日難以將15萬人運送到台灣。台灣現役軍隊24.7萬人,預備役約231萬人。
中共陸軍現役97.5萬人,即便抽調一半約50萬人,也無法達到3:1的優勢;若抽調更多,中共各戰區防禦將形同虛設。台灣沒有諾曼底那樣的寬闊海灘可以登陸,中共現有登陸艦船一次能運送約2萬人;更多輕步兵只能搭載小船,但海峽正面幾乎沒有適合登陸的地點,難以得到後援支持,這些士兵只起到牽製作用,等於去送死。
- 🔥澳洲禁聞安卓APP,其它網站沒有的澳洲禁聞
- 🔥法國猶太老闆:神告訴我們,只有一位中國人能救人類
-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 🔥解鎖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