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匯添富基金對旗下基金持有者碧桂園行估值調整,給出0港元股價,碧桂園仍一如既往的闢謠,碧桂園還有救嗎?2024屆中國大學畢業生現在正走出校園,而畢業即失業的情況在全國各地比比皆是,事業大潮四處蔓延,不可避免地引發社會動蕩。中國電子上午平台Temu涉盜取個人信息,美國阿肯色州檢察官警告民眾不要使用。新統計數據顯示,香港多項經濟數據不佳,其中佔香港本地生產總值(GDP)比重逾20%的零售業總銷貨值,今年5月同比下跌逾一成。
2024屆中國大學畢業生現在正走出校園,而畢業即失業的情況在全國各地比比皆是,事業大潮四處蔓延,不可避免地引發社會動蕩。
中國電子上午平台Temu涉盜取個人信息,美國阿肯色州檢察官警告民眾不要使用。
新統計數據顯示,香港多項經濟數據不佳,其中佔香港本地生產總值(GDP)比重逾20%的零售業總銷貨值,今年5月同比下跌逾一成。
突發,碧桂園清零
自今年年初以來,中國房地產巨頭碧桂園,不是在違約,就是在違約的路上,但是有些人依舊對楊主席抱有期待,還在為碧桂園的房子與股票源源不斷的買單。
無論是美元債違約,還是國內的債務尋求展期,又或者遭遇債權人申請清盤,即便是停牌了,碧桂園都是一套說辭。
經典的「是謠言」,經典的雷打不動的「闢謠語錄」:我司不存在違約,只是需要與債權人協商展期支付。我司沒有準備暴雷后跑路。給香港公益基金會捐款60億,是為了支持國家的大灣區開發戰略,我司沒有躺平,正在積極進行債務重組。
來源「三十六樓」的網路文章表示;如此闢謠,一直辟到了六月底,一個突發的通告,直接在碧謠的頭上打了一記悶棍——
匯添富基金對旗下基金持有者碧桂園,按照0港元股價進行估值。
匯添富,是中國綜合性資產規模最大的基金公司之一。
而對一個制霸中國地產銷售榜長達七年時間的房企,直接估值為零,這放在歷史上也是開天闢地頭一遭,相當炸裂。
畢竟,當時恆大正式暴雷以後,華安基金對其的估值,都還剩了:0.01港幣。
0與0.01,雖然單論錢財數量,不用四捨五入都可以兩相當作無,但要放在股市上,兩者的本質卻是天差地別。
0.01港幣,意味著如果世間還有魔法,那麼尚有見證奇迹的時刻。
但0元估值,就是基金公司經過縝密評估,認為該股票必然會退市。
眾所周知,股票退市,下一步大概率就是終止上市、破產清算,所以基金公司提前預警,通過下調股票的估值,來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碧桂園想復牌首先就得有財報。
萬科的負債比碧桂園少,但依然需要每個月300億的銷售額,才能勉勉強強覆蓋短期債務。
而按照目前的趨勢,碧桂園全年的銷售額都未必能過300億。
這樣的年報,還能發嗎?
如果自2014年算起,碧桂園的總銷售額已經高達43079億元。
十年搞了四萬億,這是何等卧槽的一筆天文數字啊。
但現在呢:不僅一毛錢都沒能剩下,留下了近2萬億的債務與上百萬套到期未交房的爛尾樓,還正大光明的扯起了保交樓的大旗,進行各種騷操作。
譬如分紅與套現。
譬如捐款60億給不能被清算的國強公益基金會。
譬如碧桂園旗下的創投公司,2023年,在多次幾億債務還不上,尋求展期的暴雷狀態下,依舊參与投資了7家公司。
甚至,今年連部分員工工資都發不出來,碧桂園還出手了一次,參与了人工智慧公司湯恩智能科技的投資。
中國大部分民營房企,房地產暴利時代賣出了幾萬億,但走著走著,都不約而同的走上了同一條道路:房是不交的,債是不還的,賺錢是家族的、資產是境外的、風險是社會的、苦難是全民的。
然後,抱著「保交樓」這塊最大形式主義的免死金牌,就這樣不管不顧,一直拖著。
Temu涉盜取個人信息,美檢察官警告民眾不要使用
由於中共控制所有的信息與數據,來自中國大陸的網路應用程序普遍存在安全隱患。據福克斯新聞報導,7月2日,阿肯色州總檢察長蒂姆·格里芬(Tim Griffin)警告說,美國人應謹慎使用Temu應用程序,該程序實際上是一種「數據盜竊程序」。
他說,「像亞馬遜、沃爾瑪這樣的在線市場在正常業務過程中收集某些消費者數據是很常見的」。
「Temu不像亞馬遜或沃爾瑪這樣的在線市場。它是一家以銷售商品為手段的數據盜竊公司」,Temu不僅收集傳統的消費者數據,還使用惡意軟體和間諜軟體「進入你的手機、你的設備,盜取您的信息」、「更進一步說,他們的代碼是以逃避檢測的方式編寫的。」
此前一周,格里芬的辦公室對Temu提起訴訟,指控其違反州隱私法並從事欺騙性貿易行為。檢察官要求永久阻止Temu的數據收集活動。
中國恐爆發社會動亂,失業大潮四處蔓延
2024屆中國大學畢業生現在正走出校園,而畢業即失業的情況在全國各地比比皆是。
根據官方數據,2024年中國高校畢業生達到1179萬,再次創下歷史新高。根據智聯招聘平台近期發布的《2024年大學生就業力調研報告》,2024屆高校畢業生中一半以上工作沒著落。
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從6月底開始,中國教育部組織開展2024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專項督導,由該部主要官員帶隊赴安徽、遼寧、河北、北京、江西、天津等省市進行督導。在此次督導之前,教育部開啟了2024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百日衝刺」行動。這場一直要持續到8月份的行動,目前正在中國多個省市加速推進。
中國從中央到地方的諸多舉措,突顯了大學生就業形勢的緊迫,也印證了大學生就業在中國不但是民生問題,更是政治問題,因為歷史經驗證明,失業人口不斷暴增將不可避免地引起社會動亂。
廣州龍眼洞一高校老師告訴美國之音記者,學校要求就業數據真實,但下面的領導事實上也允許或者默許變通。
「比如老師天天催著畢業生找工作,有些學生感覺有些煩,同時也體諒老師的不容易,那學生自己登錄廣東大學生就業創業小程序,自己寫個證明表示找到工作,這種情況也是有的。特別是考公務員、考研的學生,自己寫個證明或者找個考試輔導機構寫個證明,再登記成為自由職業,從數據上看,這就算就業了,」他說。
大學生及碩士、博士越來越多,導致後來的大學生越來越難找到以前大學生所能找到的同質量工作。學費只會往上漲,這就意味著成本升而收益降,很難不讓大學生本人、父母及社會的心理落差越來越大,不滿情緒也自然上升。
香港零售額5月份跌逾11%,清盤呈請數暴增近40%
據香港政府統計處在本周二(7月2日)公布的統計數據,今年5月,香港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為305億港元(下同),與去年同期相比下跌11.5%,這是這一數據連續第三個月下跌。
根據這次公布的數據,5月大部分類別銷貨價值同比均有下跌,其中汽車及其零件的銷售額跌幅最大高達29.8%,居首位;其次是珠寶首飾丶鍾錶及名貴禮物,跌幅為21.4%;百貨公司跌21.1%,而跌幅最少的「食品丶酒類飲品及煙草」,同比也下跌了4.1%。業界形容當前香港的零售業現狀「比寒冬更嚴峻」。
引起外界關注的是,不僅零售業成績不佳,其他一些經濟數據也很不樂觀。
例如:破產管理署數據顯示,香港今年5月份破產宗數達871宗,按月上升了17%,按年更上升了35%;綜合計算今年1月至5月,破產宗數為3,797宗,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5%。
請訂閱阿波羅網副頻道,訂閱鏈接:https://shorturl.at/lMP34
請訂閱乾淨世界:https://shorturl.at/luFTU
原文鏈接:突發,碧桂園清零;中國恐爆發社會動亂,失業大潮四處蔓延【阿波羅網報道】,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