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好日子到頭了!都在悄悄下調…

2024年07月13日 11:01

一直以來,整體福利待遇各方面都是非常讓人羡慕的。

這不僅僅因為國企央企的工資高,最關鍵是他們的福利待遇真的好,比如很多央企的都是按照最高比例進行繳費。

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有不少國企央企的公積金正在悄悄的下調?

01

近日有多位網友反映到他們所在的一些企業公積金已經下調了。

根據一位網友發布一張截圖顯示,某大型央企(據說是某運營商)從2024年4月開始就對公積金進行下調。

據說從2024年4月開始,這家大型央企的公積金單位繳費比例從12%直接下降到5%。

另外從一些網友評論的結果來看,有不少網友都反映最近一段時間所在單位公積金繳費比例明顯下降。

不論是個人繳費比例還是單位繳費比例都下降了。

比如根據一位網友發布的截圖,某家企業從2024年7月起對公司員工住房公積金繳費比例進行調整,調整之後單位以及個人公積金繳存比例將從12%下調至7%。

還有一位網友透露,他在某外企工作,以前都是按20%交的,但後來被叫停。

另一位網友也反饋到,他們的公積金直接從12%降到5%,基數之前是以工資為準,而現在是按照工資的60%作為基數。

北京某央企員工也反饋到,他們的公積金比例現在也降到5%了。

從這些網友反饋的實際情況來看,公積金下調應該不是個別現象,應該是形成了一種共識。

當然除了公積金下調之外,實際上最近一段時間有不少大型企業都宣布

比如前幾天市場就傳出建行總部統一降薪10%的消息。

對這個消息目前建行還沒有出來進行回應,但默認往往都是真實的。

除了建行之外,網上還傳出包括郵儲銀行,民生銀行等一些銀行也在降薪。

除了這些金融系統降薪之外,實際上一些大型國企央企也在不同程度的降薪。

雖然很多企業沒有對外公布或者發布降薪的相關通知,但具體落到實處的時候,其實已經在悄悄的降薪。

從一些國企央企員工反饋的實際情況來看,2023年很多人的績效工資都明顯下降了,年終獎也減少了。

02

一直以來,央企,國企在中國國民經濟發展當中都擔任著重要的角色,對促進,解決國計民生的問題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但有一點也不可否認,央企國企的利潤上繳比例比較低,留存比例比較高。

這也導致很多國企央企的員工工資福利待遇方面比較高。

對一些機關事業單位以及一些優質的央企國企,雙邊公積金一個月都可以達到兩三千塊錢以上,個別企業甚至可以達到5000元以上。

尤其是對於煙草,電力這些特殊行業,他們的員工公積金社保基數都很高。

以前在經濟迅猛發展,各地也跟著快速增長的背景之下,國企享受這些優厚的福利待遇無可厚非。

但現在很多地方都面臨不同程度的財政壓力,這時國企就應該展現出他們擔當的一面。

所謂國企,就是或者全民所有企業,並不是某些個人的企業。

既然是國有企業,那就應該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在經營所得利潤當中,就應該將更多的利潤用上交給財政,用於反哺社會。

但從實際情況來看,目前從央企到國企上交的比例在全球範圍內都是比較低的。

從全球一些主要國家國企利潤上交的比例來看,歐洲國企上交的比例是最高的。

比如義大利國企需要上交政府的利潤比例是65%。

法國國企需要將稅後利潤50%上交給政府。

新加坡國企上交利潤的比例在35%~70%之間。

即便是在,國企也是採取自願的辦法上交30%~50%的稅後利潤給政府。

那目前國企上交給政府的利潤比例是多少呢?

根據財政部公布的數據,2023年全國國有企業國有控股企業利潤總額為46332.8億元。

對應的經營預算收入6744億元,其中中央一級為2260億元,地方一級為4480億元。

當然這裏並不包括一些特定國有金融機構以及專營機構。

類似國有六大行以及中國煙草等這些企業是單獨計算的,2022年這些特殊企業上繳的利潤大約是1.81萬億元。

把這些特殊企業的利潤剔除之後,2023年國企經營利潤上交財政的比例應該在20%~25%之間。

另外根據一些學者統計的數據,從2014年到2022年,國有企業上繳財政的利潤平均值大約是在18.6%左右。

從整體來說,目前中國國有企業上繳財政的利潤比例確實偏低,至少比一些發達國家低了一半左右。

03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國國有企業上繳利潤比例之所以比較低,其實國家也有一定的考慮。

這裏面既要考慮國有企業利潤的上繳,也要考慮國有企業的長期發展。

尤其過去幾十年,在市場競爭比較激烈的背景之下,允許國有企業多保留一些利潤,有利於促進國有企業的發展壯大,增強國有企業的競爭力,這無可厚非。

但國有企業利潤留存比例比較高,也可能存在一些問題。

一方面是國有企業員工享受著高額的工資以及優厚的福利待遇,本身就引起很多人的不滿。

另一方面有些企業利潤充實了之後,鋪張浪費,甚至貪腐行為並不少見。

這些留存的利潤並沒有能夠轉化為這些國企發展壯大的資本,反而落入了個人的錢包。

這造成了國有資本極大的浪費,也降低了國有資本的運行效率。

對國有企業的這種亂象,以前在各收入增長比較快的時候,大家可能都沒有時間去管理。

但目前各地方財政收入都面臨很大的壓力,尤其在土地出讓收入大幅減少的背景之下,各地方財政支出更是捉襟見肘。

在這種背景之下,國企或許會迎來新一輪的改革,國企利潤的分配或許會出現重大的變化。

早在2023年11月,中央就審議通過了《關於進一步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的意見》。

這個意見明確提到:要推動國有資本向關係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合理確定預算收支規模,統籌保障和改善民生,杜絕奢靡浪費等現象。

這信號已經很明顯,簡單來說就是國企以後不能「吃獨食」了。

要讓國企發展惠及整個社會的發展,要將更多的國企利潤用到國計民生當中,同時杜絕國企一些不合理的浪費現象。

在中央出台這個文件之後,有一些地方已經開始著手落實。

在2023年12月,山東濰坊市發布了《濰坊市市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管理辦法》規定,國有獨資企業利潤收入上繳比例不低於30%,其中金融企業、資源類企業上繳比例不低於35%。

另外天津也出台新規,國有企業利潤上繳比例從之前的23%上調到目前的30%。

此外,在今年5月份,一些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也密集發聲,要提升分紅比例。

比如國投電力宣布2024年在承諾50%分紅比例的基礎上,再次上調5個百分點至55%。

而這些央企上市公司大股東大多都是國資委,提高分紅比例之後,這會進一步提升國有資本的經營收入水平。

而且我相信這隻是一個開始,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國企上調利潤分配比例。

在國企利潤分配比例上調之後,國企央企的好日子或許到頭了,降薪,降福利或許會成為一種趨勢。

這些國企央企已經享受了幾十年的好日子。

如今,很多地方都面臨財政增長壓力,這時候也應該到國企反哺財政的時候了。

來源:毒舌張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