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局將不存在!一個時代落幕了;國企好日子到頭了!都在悄悄下調…【阿波羅網報道】
最近,有不少地方把「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改名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這意味著「大基建時代」已去,「大維修時代」已來。中共國企和央企的好日子到頭了!都在悄悄下調公積金。「寶馬中國將退出價格戰」一度衝上百度熱搜,引發熱議。一名山東女子劉芸(化名)以180萬賣掉自己在杭州的房子,花120萬再買回的事件,引發了熱議。
最近,有不少地方把「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改名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這意味著「大基建時代」已去,「大維修時代」已來。
中共國企和央企的好日子到頭了!都在悄悄下調公積金。
「寶馬中國將退出價格戰」一度衝上百度熱搜,引發熱議。
一名山東女子劉芸(化名)以180萬賣掉自己在杭州的房子,花120萬再買回的事件,引發了熱議。
山東女子180萬賣房120萬買回,民:虧大了
中國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房價不斷下跌。一名山東女子劉芸(化名)以180萬賣掉自己在杭州的房子,花120萬再買回的事件引發了熱議。許多網民認為她「虧大了」,認為一年後50萬可能都賣不掉。
劉芸講述了她的買房經歷。2018年,她為了回老家發展,賣掉了自己在市中心嘉匯大廈的一套「老破小」的房子。儘管這套房子有電梯,但因是頂樓,當時賣掉的價格不高,約人民幣180萬元。今年上半年,劉芸在曾幫她賣房的中介朋友圈看到一套與她之前賣掉的房子差不多面積的房源,只要125萬元。她立刻回杭州看房,發現這套房子竟然就是她當年賣掉的那幢樓的房子。同樣是51平方米,這套房在16樓,比頂樓更好。劉芸當即下單,最終以120萬元成交。她表示,這套房源帶有租約,月租3500元,年租金回報率高達3.5%。
新聞發布后,引發了眾多網民的熱議。有人表示:「虧大了,她沒想到120萬買回來,一年後50萬都不值了!」還有人說:「我在一線城市2021年賣掉的房子220萬,現在103萬都不想再買回來。」有人表示:「我住的這套兩年內也跌了30%……咱們這代人畢業后都求著『上車』,現在不斷有人『跳車』。做個月台里的看客也挺好。」還有人認為:「別被輿情帶走了,能不買就不要買。告訴你,你現在120萬買到手,60萬也賣不掉了。」
近年來,中國經濟持續惡化,房地產巨頭頻頻爆雷,中共出台了一系列救房市的政策,試圖推動房地產行業回暖,但收效甚微。目前,各地房價加速下跌,且遠未見底。根據中國房地產研究機構中指研究院的最新報告,東北和西北以及四川、湖南、湖北、貴州、廣西等多個省份的中小城市,目前均出現了「白菜價」房源,房價下限甚至跌破1000元大關。
中國近700家上市公司有393家虧損,房地產最慘
中國經濟持續惡化,上市公司遭受重創。近日,大陸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預告顯示,已公布的近700家公司虧損超過半數,其中預虧超過10億元人民幣的公司達19家,其中房地產和光伏企業虧損最慘。
截至7月9日晚23點,已有698家上市公司于當日預告了上半年業績情況。
預虧金額前十名的公司為:萬科A(90億元)、天齊鋰業(55億元)、隆基綠能(55億元)、華夏幸福(50億元)、金地集團(36億元)、通威股份(33億元)、天山股份(35億元)、TCL中環(32億元)、北汽藍谷(27億元)、鞍鋼股份(26.8億元)。
根據地產房劍統計,截止7月10日上午10點,有28家上市房企發布了上半年業績預告。僅有3家上半年「預計盈利」,25家出現了虧損。
國企好日子到頭了!都在悄悄下調…
近日有多位網友反映到他們所在的一些企業公積金已經下調了。
微信公眾號「毒舌張祖富」發文稱,根據一位網友發布一張截圖顯示,某大型央企(據說是某運營商)從2024年4月開始就對公積金進行下調。
據說從2024年4月開始,這家大型央企的公積金單位繳費比例從12%直接下降到5%。
另外從一些網友評論的結果來看,有不少網友都反映最近一段時間所在單位公積金繳費比例明顯下降。
比如根據一位網友發布的截圖,某家企業從2024年7月起對公司員工住房公積金繳費比例進行調整,調整之後單位以及個人公積金繳存比例將從12%下調至7%。
還有一位網友透露,他在北京某外企工作,以前都是按20%交的,但後來被叫停。
另一位網友也反饋到,他們的公積金直接從12%降到5%,基數之前是以工資為準,而現在是按照工資的60%作為基數。
北京某央企員工也反饋到,他們的公積金比例現在也降到5%了。
當然除了公積金下調之外,實際上最近一段時間有不少大型企業都宣布降薪。
比如前幾天市場就傳出建行總部統一降薪10%的消息。
從一些國企央企員工反饋的實際情況來看,2023年很多人的績效工資都明顯下降了,年終獎也減少了。
目前從央企到國企上交的比例在全球範圍內都是比較低的。
從全球一些主要國家國企利潤上交的比例來看,歐洲國企上交的比例是最高的。
比如義大利國企需要上交政府的利潤比例是65%。
法國國企需要將稅後利潤50%上交給政府。
新加坡國企上交利潤的比例在35%~70%之間。
即便是在美國,國企也是採取自願的辦法上交30%~50%的稅後利潤給政府。
那目前中國國企上交給政府的利潤比例是多少呢?
類似國有六大行以及中國煙草等這些企業是單獨計算的,2022年這些特殊企業上繳的利潤大約是1.81萬億元。
把這些特殊企業的利潤剔除之後,2023年國企經營利潤上交財政的比例應該在20%~25%之間。
另外根據一些學者統計的數據,從2014年到2022年,國有企業上繳財政的利潤平均值大約是在18.6%左右。
從整體來說,目前中國國有企業上繳財政的利潤比例確實偏低,至少比一些發達國家低了一半左右。
中國銀行驚現關閉潮,半年消失1573家
據大陸界面新聞報導,記者根據金融監管總局金融許可證資訊查詢系統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全國已有1573家銀行分支機構退出。從更長的維度來看,這幾年銀行網點數量明顯減少。2023年,退出的商業銀行網點共2756家,較2022年的2383家增加373家。
所謂的「退出」,實際是關閉、倒閉的意思,業務慘淡、效益太差、人浮於事,於是乎不得不關門撤點。報道稱,很多支行網點多年不賺錢,靠上級分行養活,成了嚴重的負擔,為了節約成本,只好關閉。
據中共統計數據,2016年到2022年之間,六大國有銀行的線下營業網點減少了近4000家,平均每年消失660多家。六大銀行網點約10萬家,六年中消失了4%。
住建局將不存在!一個時代落幕了
最近,有不少地方把「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改名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
「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就是我們常說的「住建局」,地產人應該說是再熟悉不過了。
在中國,住建局屬於城建系統的重要單位,主要承擔建設工程審批、建築建材業監管、房地產市場監管、住房保障等等職能。
湖北,這次是跑的最快的。
武漢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掛牌;
襄陽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掛牌;…….
據統計,截至6月25日,湖北省17個市(州)的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都已將名稱變更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並相繼掛牌。
2024年4月11日,深圳市用「城市更新局」發文,第一篇文章就是《深圳市城市更新局主要職能》。
來源「米筐投資」的網路文章稱,目前來看,湖北可能是一個趨勢的開始,其他城市大概率會跟進。
從「住建局」到「住更局」,意味著部門職能、工作的重心可能發生轉向。
也就是說,過去住建局的工作側重於增量建設管理,而後面,住更局則更強調住房供應結構調整。
表面上,是名字的變化,是相關部門職能的調整。
深層次,更象徵著一個時代的落幕,另一個新時代的全面到來。
意味著,「大拆大建」的大基建時代一去不復返,「修修補補」的城市大維修時代加速而來。
新建、增量搞不動了,但存量盤活、優化還是有的搞的,就像央企搞存量資產盤活一樣。
隨著近兩年地產的低迷,土地財政的消退,「大基建」、「大擴張」的時代落幕了。
基建老化,對應最直接的就是安全隱患。
不管是路段塌方,管道漏電漏水,房屋脫落……
其實,這幾年很多城市的基礎設施老化問題,已經漸漸暴露出來了。
數據統計:中國公路養護里程為525萬公里,養護比例高達99.4%,幾乎所有的公路都進入到了老化養護階段。
中國的橋樑約4成已經使用20多年,技術等級低的帶病橋樑佔3成,超過10萬座橋樑處於「危橋」狀態。
「大基建時代」已去,「大維修時代」已來。
卷不動了,寶馬中國將退出價格戰
持續一年多的價格戰不僅沒有給寶馬帶來預期的市場收益,反而嚴重損害了寶馬的品牌形象和經銷商的盈利能力。
寶馬中國今天表示,下半年將重點關注業務品質,支持經銷商「穩紮穩打」。
「寶馬中國將退出價格戰」今天一度衝上百度熱搜。網路熱議,寶馬打不過就撤,卷不動就躺平,寶馬宣布投降,價格戰根本打不過中國車企。
據報導,寶馬中國去年以來積極降價力保市佔率。2023年折扣率為17.66%,高於行業平均水準,在中國大陸交付82.5萬輛,年增4%。但「以價換量」的代價是,寶馬2023年獲利比上一年大幅下滑逾3成。
今年上半年,寶馬銷量為37萬5947輛(含MINI品牌),比去年同期下滑4%。降價不但傷利,銷量也開始卷不動。
請訂閱阿波羅網副頻道,訂閱鏈接:https://shorturl.at/lMP34
請訂閱乾淨世界:https://shorturl.at/luFTU
- 🔥澳洲禁聞安卓APP,其它網站沒有的澳洲禁聞
- 🔥法國猶太老闆:神告訴我們,只有一位中國人能救人類
-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 🔥解鎖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原文鏈接:住建局將不存在!一個時代落幕了;國企好日子到頭了!都在悄悄下調…【阿波羅網報道】,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