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警告:中國各地政府下狠手!「砸鍋賣鐵」都過不去了【阿波羅網報道】
作者: 阿波羅網王篤若
阿波羅網王篤若報道/中共地方政府目前即使「砸鍋賣鐵」也難走出財政困境,開始依賴從私營企業榨取資金。《南華早報》指出,地方政府通過罰款和補稅等方式不斷增加非稅收入。今年上半年,中國政府的非稅收入達2.1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7%,已超過2014年全年總額,部分收入正來自對企業的懲罰性收費。
各地政府榨取企業資金彌補財政缺口
一段8月底流出的錄音揭示了山東省成武縣一名官員以威脅性語氣,要求企業繳納款項以彌補預算缺口。此類情況在全國範圍內並不罕見,顯示出地方政府在資金短缺時對企業施加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地方政府「砸鍋賣鐵」籌資已達極限
地方政府為籌集資金,已經不得不出售林業權、礦權等國有資源。例如,重慶璧山區成立了「砸鍋賣鐵」工作專班,青海德令哈市也推出了類似的化債方案。然而,這些一次性的收入無法彌補地方政府的長期債務缺口。
非稅收入依賴度攀升
根據中共財政部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全國預算收入下降2.8%,稅收收入減少5.6%,至9.4萬億元人民幣。而非稅收入卻上升11.7%,達2.18萬億元。這種依賴非稅收入的趨勢在多個省份中尤為明顯,其中福建的非稅收入佔比達42.3%,江蘇、重慶等省份的比例也超過30%。
此外,經濟學家劉勝軍指出,非稅收入增長的一部分來源於對企業的「罰沒和補稅」,而這種「殺雞取卵」的方式不僅破壞了營商環境,還使得企業信心進一步減弱。今年1-7月,民間投資增速僅為0%,顯示出民營企業對中國經濟前景的普遍擔憂。
清華大學研究員謝茂松認為,地方政府通過出售國有資產籌集資金的方式不可持續,這種做法會進一步打擊私營企業的信心,並使得地方財政問題在未來愈發嚴重。
摩根大通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表示,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危機可能持續至2025年或更晚,地方政府的財政困境還遠未結束。
原文鏈接:重磅警告:中國各地政府下狠手!「砸鍋賣鐵」都過不去了【阿波羅網報道】,來源:阿波羅網王篤若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