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薅羊毛的見過不少,在馬拉松比賽上公然薅的,我還真第一次見。
為了贏得時間,每個人都努力往前跑著。
一對「與眾不同」的男女,卻在這個時候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每到一個補給站點,他們就會專門停下來。
不是為了補充能量,而是為了方便「打包」。
抓起桌子上擺放的能量膠,就裝進自己背上的口袋。
隨著接連幾個站點被掃蕩一空。
不一會兒,這兩人就背著滿滿一袋子的收穫,「負重」前行了。
天下之大,還真是什麼人都有。
每個補給站的食物,都是固定的,有需要就自己拿。
他們吃飽了,然後全打包搬空。
後面跟上來的人,還怎麼吃到,怎麼及時補充能量?
奇怪的是,居然有評論為這倆人鳴抱不平。
這又是什麼邏輯?
佔便宜都可以說得如此清新脫俗了。
來參加比賽,吃飽可以,但不管別人死活,打包全帶走,丟的不只是人。
還有公德心,和廉恥心。
指著別人的鼻子,「拍就拍唄,隨便」。
本來想背著能量膠到處跑,沒想到背了一身的罵名。
本想來占點小便宜,沒想到最後吃了個大虧。
隨著昨天央視網的點名批評。
兩人徹底出了名,也在全國人面前把臉丟盡了。
02
蘇格拉底在研究人的靈魂美德時,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話:人類最大的幸福,就在於每天能談談道德方面的事情,無靈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價值。
可惜,世界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並沒能讓所有人領悟這句話。
反而,有人在反方向上越走越遠。
生活越來越富,有些人的心,卻越來越窮了。
陝西西安,一個賣炸雞的小攤前,每天都熱鬧非凡,排著大長隊。
除了東西好吃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免費試吃。
老闆笑呵呵招呼著前來的每一位客人。
可這天,他再也忍不了了。
一個大媽,手拿木簽,熟練地在筐子里扎著雞塊。
一塊,兩塊,三塊……簽子上瞬間就滿滿一串。
「吃了好幾塊了」
「吃了好幾塊了?」
「吃了好吃嘛」
免費品嘗,是個正常人都知道拿一塊試試味道就可以了。
在大媽這裏,顯然成了「盡情享受」的一直免費吃。
面對老闆的追問,大媽也臉不紅心不跳。
一句「好吃我就來買了」,又想糊弄過去。
不僅自己吃,還帶來閨蜜一起吃。
不僅帶閨蜜一起免費吃,還準備打包帶回家給老伴吃。
瞅准了機會,就想法設法,認準了「有便宜不佔王八蛋」的道理。
這種人是缺錢嗎,很明顯,他缺的是德。
最瘋狂的這個:食品博覽會,東西都沒擺好,就上前哄搶一空。
工作人員辛辛苦苦籌備一個月,一分鐘全部被毀。
一個月出動5次,一算居然順走了4萬多。
看了視頻,手速快得哪有一點車上林黛玉的樣子。
你別說,還真有「大聰明」想到了。
女子在門口蹲地歇腳。
店主好心搬來椅子給她坐。
誰知道,沒兩分鐘,人和凳子一起消失了。
用人格和臉面,贏得一塊雞肉,一張紙巾,一把椅子……
輸掉的卻是自己的福報,能量和氣運。
自以為聰明的人,殊不知所佔的都會以另一種方式失去。
「高飛之鳥,亡于貪食;深潭之魚,死於香餌。」
當一個人把心思都花在占別人便宜上,一生碌碌無為,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當一個人習慣貪婪,沉浸蠅頭小利。
除了人格,除了財富,他失去的,還會是曾經最親密的關係,最信任自己的人。
03
人際交往,福不可盡享,便宜不可盡占。
因為世界總有一天,會「報復」這樣的人。
最近熱播的《小巷人家》,張阿妹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黃玲,宋瑩,張阿妹。
最開始,住在小巷裡的這三家,之間關係並無多大區別。
他們會一起過年,一起分享食物。
可耐不住,張阿妹是個愛算計,愛占鄰居便宜的人。
過年主動提出互發紅包。
因為三家人中,她家有三個孩子,黃玲家兩個,宋瑩家只有一個。
這樣她就能少發,多收。
黃玲早就心知肚明,只是沒有說破。
黃玲和宋瑩兩家,能夠越來越好,就是因為有來有往,絕不佔對方一點便宜。
張阿妹卻一邊免費吃著別人的蛇瓜,一邊陰陽怪氣。
一邊讓別人給自己孩子輔導補課,一邊算計著怎麼不花一分錢。
最後,乾脆直接算計到了宋瑩的房子上。
張阿妹就開始想法設法,先讓自己女兒小敏住進去。
這樣將來小敏結了婚,有了孩子,就可以名正言順把兩間房子都佔為己有。
早就看穿她自私自利的黃玲宋瑩,乾脆不裝了。
房子沒讓她得到,與她一家人也越走越遠。
機關算計,小聰明耍盡,最後依然一場空。
人和人交往,從來都是相互的。
每個人身邊,卻從不乏一些親戚,同事,鄰居。
他們不可稱之為大惡,卻總是讓人心裏像扎著一根刺。
買個東西,永遠算計著怎麼多花身邊人一點錢。
串個門,永遠算計怎麼多拿走身邊人一點東西。
交個朋友,永遠算計著怎麼多佔身邊人一點便宜。
這樣的人,看似精明。
註定最後的結局,只會是和所有人的關係都越來越差,被所有人都漸漸遠離。
當你把別人當傻子時,別人早計劃著和你劃清界限了。
吃虧,也不一定是壞事。
誰的便宜都想占,哪裡的羊毛都想薅。
這個人的路,也就越走越窄了。
來源:李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