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德國之聲》報導,儘管奈及利亞擁有豐富的棉花資源,但其紡織業高度依賴進口染料、化學品和機械。相比之下,中國紡織產業擁有全套國內供應鏈,生產成本大幅降低,源源不斷地向非洲傾銷廉價布料,徹底打垮尼國本地市場。
奈及利亞國家棉花協會主席Anibe Achimugu表示,中國能自行生產全部原材料,「意味著他們可以以更低價格生產」。
而奈及利亞貨幣奈拉的貶值更令原材料進口成本飆升。自2023年總統提努布(Bola Tinubu)推行匯率自由浮動政策以來,奈拉持續走弱,加劇企業負擔。
奈及利亞紡織製造商協會的Kwajaffa指出,進口布料多數使用廉價聚酯纖維,不僅質量差、易褪色,還常冒充「奈及利亞製造」,誤導消費者。「許多走私服裝直接貼上假標籤,搶走本地廠商的生意。」
Kwajaffa透露,早在1997年政府就設立紡織發展基金,承諾通過進口稅為本地業者提供補助,「但20多年了,我們還沒見過那筆錢。」
生產成本高、市場遭擠壓、貸款政策遙遙無期——多重壓力下,數百萬人失業,包括紡織工人、棉農與棉商。如今尼國本地對棉花的需求不斷下降,整個農業供應鏈也陷入萎縮。
此外,電力短缺嚴重製約產業恢復。許多廠商靠柴油發電機維持運作,進一步推高成本。「我們根本無法跟中國競爭。」Kwajaffa無奈地說。
去年政府雖宣布提供35億美元貸款重振紡織業,但Kwajaffa坦言:「沒人見過那筆錢。」制度不透明、執行無力,使復甦希望更加渺茫。
原文鏈接:💥中共太狠!一條龍血洗這國⚠️(圖),來源:阿波羅網王篤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