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中國影子銀行巨頭面臨清算

2025年04月16日 16:13

中融國際信託有限公司(Zhongrong International Trust Co.)是中國最大的影子之一,此前該公司拖欠了數十億美元的理財產品。彭博社4月15日發布獨家報道,據知情人士透露,在其兩名政府指定的託管人認定該公司無力償債后,該公司正面臨清算。

知情人士表示,中信信託有限公司和建信信託有限公司最近向監管機構提交了一份針對中融信託的清盤方案。

截至2022年,中融的資產管理規模達7860億元(約合1080億美元)。

知情人士稱,監管尚未作出最終決定。因信息未公開,上述人士要求匿名。

中融信託因多個產品無法按期兌付,於2023年已與中信信託以及建信信託簽訂委託管理服務協議。據投資人引述中融管理人士的估算數據,違約的信託產品規模約2500億元,涉及逾30,000個人和2,000機構投資者。

雖然中融尚未上市,也沒有任何未償還的公共債務,但潛在的清算和隨之而來的漫長的破產程序,將使其數萬名富裕客戶收回投資的希望破滅。

過去幾年,規模達27萬億元人民幣的信託業出現了破產和違約現象,令消費者信心承壓。一直在努力提振支出。監管機構今年承諾,將在2029年之前控制該行業的風險,並在最近修訂了有關破產程序的規則,以求在和中美貿易戰不斷升級的情況下維持金融穩定。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融、中信信託和建信信託均未回復彭博社置評請求。

中融的母公司中植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去年申請破產,此前其面臨的困境給市場帶來了衝擊,並削弱了經濟信心。

中國信託業自1979年成立以來,經歷了至少六輪重組,融合了、投資銀行、私募股權和財富管理的特點。信託公司通常吸收富裕個人和企業的存款,用於投資各種資產。多年來,信託公司通過發行具有隱性收益保證的產品,一直是項目的主要融資渠道。

(示意圖)

該行業受到中國曠日持久的房地產危機和去槓桿政策的衝擊。新華信託股份有限公司在三年的救助努力失敗後於2023年宣布破產,成為自2001年《信託法》頒布以來首家破產的信託公司。監管機構去年批准了四川信託股份有限公司的破產申請。

中融在2022年註冊資本排名中位列行業第三。此後,該公司一直未披露最近的年度報告。

根據Use Trust彙編的數據,除中融外,自2024年初以來,至少有162隻信託產品違約,總額達690億元人民幣。大成律師事務所律師上個月估計,仍有超過6000億元人民幣的信託資產面臨風險。

來源:FX168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