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慌了!前所未有最新危機指標爆表
阿波羅網方尋報道/中國養老金正面臨信任危機,越來越多年輕人,尤其是外賣員、主播等靈活就業者,選擇不交養老保險。
中國最新的預算報告顯示,2024年全國社保基金收入增長5.2%,達到人民幣11.89萬億元(合1.65萬億美元)。但支出增長更快,增幅為7%,達到人民幣11.99萬億元(合1.66萬億美元),這導致了自2018年以來的首次現金流赤字。中央政府用財政補貼填補了這一缺口,但這種補救措施也承受著壓力。官方預計2025年財政赤字將達到人民幣5.7萬億元(合7,9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華爾街日報》報導,調查顯示,中國包括外賣員、網路主播等超過40%的靈活就業人員選擇不參与國內養老保險。如果養老金信心持續流失,其帶來的經濟與社會影響可能不亞於房地產危機或出口放緩。
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社保基金收入增長5.2%,但支出漲得更快,達7%,出現現金流赤字,是六年來首次。雖然中央靠財政補貼填坑,但赤字壓力正快速上升。2025年,中國財政赤字預計會創下7900億美元新高。
人口結構帶來的拖累是真實存在的,但決策者對自願不參保的情況日益感到擔憂。調查顯示,超過40%的靈活就業人員(包括外賣員、網路主播和自由職業者)選擇不繳納養老保險。許多人需要同時繳納個人和單位繳費部分,繳費比例為收入的20%。對許多人來說,這筆賬不合算。
雖然中共試圖推廣「養老金積分制」和「第三支柱」個人賬戶制度,但推進緩慢,效果有限。
深圳的設計師陳慧(Chen Hui)說:「如果規則獎勵不交錢的人,幹嘛還傻傻去交?」這種想法也在社交媒體流傳,但相關話題常被刪掉。
養老金問題還影響到金融市場。去年,全國社保基金因各地動用儲備金,被迫減持了1200億元資產,身份從「長期買家」變成「凈賣家」,拖累了市場信心。
《華爾街日報》總結,未來要判斷中國經濟信心,別只看鋼鐵產量或出口數字,更要盯緊養老金現金流。那才是政府能不能兌現承諾的關鍵指標。
- 🔥澳洲禁聞安卓APP,其它網站沒有的澳洲禁聞
-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 🔥解鎖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 🔥治國大道:修身、齊家、管理、治國的大智慧
原文鏈接:中國人慌了!前所未有最新危機指標爆表(圖),來源:阿波羅網方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