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 圖片頭條

北京混成這樣了!跪低提案 遭歐盟冷臉相對

在2021年對五名議員施加了制裁,作為對制裁官員的報復。但在當前關稅政策導致中美、歐美關係緊張之際,傳出了中共有意單方面部分解除制裁的消息。表示,相關談判已接近尾聲;但則對動議態度冷淡。

《南德意志報》最先報道了這一消息,稱圍繞希望單方面部分解除制裁,歐洲議會議長梅索拉(Roberta Metsola)近期與中國大使多次會晤。梅索拉的一名發言人也對該報證實,談判已經進入最後階段,「解除制裁併恢復與的關係對歐洲議會來說一直很重要。」

報道進一步指出,針對歐洲議會委員會的制裁也可能被中共解除。

歐中之間的這一輪相互制裁來自2021年三月。當時,歐盟以及英國、加拿大、美國都對生產建設兵團的四名領導人施加制裁,指控他們在當地打壓維族人。北京方面旋即出台反制措施,對歐洲議會議員加勒(Michael Gahler)、格魯克斯曼(Raphaël Glucksmann)、久丘克(Ilhan Kyuchyuk)、萊克斯曼(Miriam Lexmann)、包瑞翰(Reinhard Bütikofer,又譯比蒂克菲爾)以及議會人權委員會施加制裁。幾天後,歐洲議會凍結了《歐中投資協定》的審批程序。

中共當時還對另外5名個人以及三家歐洲機構施加了制裁,其中包括著名的柏林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南德意志報》稱,這些制裁措施並無解除跡象。

歐盟委員會下轄的歐盟對外行動署對北京的動議態度冷淡。一名發言人表示,歐盟方面沒有發現新疆的人權狀況有所改變,所以將維持與新疆有關的對中共制裁措施。

北京的魅力攻勢

自從川普再度入主白宮、尤其是對世界各國揮起關稅大棒以來,歐中關係出現了緩和的跡象。就在今年3月,在北京和多名歐洲經濟界代表會談,表示外資企業對中國現代化進程有著關鍵作用,並呼籲歐洲企業加強投資中國:「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不久前到訪北京時,也對他說,中國一直將歐盟視作「多級世界的支柱」,呼籲加強團結合作來應對「世界上日益增多的風險和挑戰」。

不過,歐洲的外交官則警告不應對歐中關係過度樂觀,認為歐盟應該堅持對中共的明確要求。一名不願具名的德國外交官就對《南德意志報》表示,今年7月預計在北京舉行的歐中峰會上,「我們會帶著明確的要求參加。」

遭到制裁的包瑞翰本人也對《南德意志報》表示,歐盟必須利用當前的形勢來貫徹其長期以來對北京的要求,其中包括要求中共停止支持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戰爭、減少對產能過剩行業的補貼等等。他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進一步指出,北京2021年的這套制裁堪稱「戰略性愚蠢」,最大的受害者反而是中共自己,而且中共領導人居然花了四年時間才轉變思路。目前已經從歐洲議會卸任退休的包瑞翰警告說,歐盟不應該被中共半心半意的魅力攻勢攻陷,因為中國的戰略立場其實根本未曾改變,「哪怕川普也沒法讓極權主義中國變成歐洲的夥伴。」

來源:德國之聲中文網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